但是搜寻工作,却是要耗费一番时日的。
刘辟非揉了揉太阳穴,道:“且不说这些,我们能等,辽东军士却等不得,他们日夜盼望着离开此地呢。”
刘辟非见众人都沉默不语,道:“士兵在校场也等待久了,先去校场,剩下的事情留以后再做讨论。”
刘辟非走在前头,众人跟了上来。
校场之上。士兵见到辽东王终于来了,都发出欢呼。刘辟非脸上洋溢着笑容,仿佛刚才怒斥这些民兵不堪使用的人是别人。
刘辟非站在高台之上,朗声问道:“辽东的将士们,可还记得我们来东胡的时候,我向你们许诺,一旦你们立下足够的功勋,我将不吝惜自己的封赏,按照军功爵制,将荣誉与财富赐予你们。可是,东胡地的战事比我想象的要艰难……”
这时,士兵们传来了呼声:“辽东王,带我们回家吧。”
一声起,百声应。
“辽东王,我们只想回家,东胡地太冷了,我们会冻死在这里的。趁着匈奴人解围,咱们回家吧。”
面对群情沸腾,秦山站在刘辟非身旁,紧张得看着台下。他害怕辽东王一旦表示留下来,士兵们会怀着失望冲撞辽东王。
刘辟非扬起了手,士兵们当下都停止了言语。他们仰着头,盼望着辽东王能够带他们回家。
刘辟非问道:“可有人知道,我们从襄平到此处,走了多少路程?”
辽东军士们议论纷纷,有一人高声喊道:“启禀辽东王,我们已经在东胡地半年了。”
“是啊,半年的时光。也许归途中大家的脚步会快一些,耗费的时间会少一些,但至少也要有三个月。如今十月已经过去了一半了,一天比一天冷,大家还没有冬衣……”
下面的士兵还并不知道刘辟非的心思,当下都议论开了,有的说不需要那么多时间,有的说,即便不需要三个月,至少也要两个月。可接下来,绝对是一天比一天寒冷,现在就快要冷的受不了。
刘辟非微微一笑道:“所以,在走之前,我已经让卑衍勃儿族长,火萤扑谷主,帮大家赶制冬衣,我希望大家且耐心等待一段时间,我会带领大家全部返还家乡,一个都不能少。”
辽东王的温情流露,感动了这些士兵,他们举起长矛、短剑、弓弩呼喊着辽东王万岁。
刘辟非看到士兵们举起的武器,眼皮微微跳了一下,士兵们虽然好骗,一旦让他们发现事情的真相,自己会不会死在某一把长矛或某一张弓弩之下呢?
担心的暴动并没有出现,秦山松了一口气,但骗得了士兵一时,却骗不了一世,如今只希望林溪能够发动森林百部尽快找到匈奴人藏匿的伏兵,如此,辽东王的用意也就不会被戳破了。
刘辟非又挑选了几名士兵上前,亲切询问他们的伙食情况,军中有无人生病。这些民兵骤逢辽东王亲自问候,一个个都激动地涨红了脸,说了军中的情况。
军中到是无人生病,但是天气一天比一天冷,已经到了快要承受不住的地步。
刘辟非表示,虽然要离开,但是士兵的防寒保暖工作不能停,嘱咐秦山加紧修建地洞,挖掘墙室,让士兵居住进去躲避寒风。
秦山则保证一定认真完成辽东王交代的任务。这场校场演讲在美满祥和的气氛中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