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541章 圣上口谕(2/2)

帝王多疑是常态,今日能让人平步青云,明日就能让人死无葬身之地。

丹霞子道长伴君十几年,再三权衡利弊,才不得不配合明尘法师对太后的说法,宁愿因为无功被质疑能力,也不敢冒险被怀疑忠心。

声势浩大的祭天仪式,最后只有一个模糊的指向:这一届通过会试的贡生有问题。

具体是哪位贡生,有什么问题,会对天下造成什么影响,则是天机不可泄露。

皇帝对于这样的结果自然是不满的,但总比天罚是针对天子的说法要好听,还能将天狗食日的凶兆责任甩到不知名的书生身上。

错的可以是任何人,唯独不能是他。

皇帝大手一挥,宣布这一届会试有考生行贿舞弊,责令大理寺严查此案。

不查不知道,一查还真揪出来了以吏部侍郎为首的受贿团伙。

皇帝顺理成章地宣布的会试成绩作废,所有未曾行贿的考生保留举人功名,待三年后再参加会试。

此举让多少考生怨声载道姑且不论,总算应对了丹霞子道长所说的“德不配位必有灾祸”,为天狗食日持续了两个多月的恶劣影响画上了休止符。

唯一遗留的问题,是关于程小棠所获爵位和封地的争议。

创造新农具、改良沤肥之法以及发现高产的土豆固然有功,《农书》也称得上言之有物的实用之书,直接赐予郡主之位还是封赏过重。

册封郡主时并未征询大臣的意见,不过是一个没有实权的爵位,本就是皇帝一句话的事。

之所以在尘埃落定事后闹起来,主要在于那三个县的食邑。

程小棠实地考察过了解封地是什么情况,京中的贵人却只在乎数量。要知道大荣各州辖区内一般只有二至七个县,三个县都快比一州还多了。

皇帝金口玉言,给出去的封地,就算程小棠没派上用场也不能反悔。

大臣们也深知这一点,名义上是劝皇帝削减佑安郡主的封地,实则在为背后的主子谋求更多的食邑。

一个平民郡主能有三个县的食邑,真正的皇室血脉理应要翻倍,深受君恩的藩王更该为朝廷效力,而不是守着封地无所事事。

这种论调有不少支持者,被戳中痛处的却不是皇帝,而是太子。

他是储君,未来的天下之主,每分出一块地都是在他手里抢税银,如何能容忍这些人借着佑安郡主一事兴风作浪。

大荣尚算太平,拥护正统的官员仍旧是大多数,对任何妄图动摇太子储君地位的人都恨之入骨,趁机提出无论皇子封王不该有封地的观点。

双方屡次在朝堂上掀起争论,让皇帝不胜其烦,愈发后悔给程小棠封了郡主。

程小棠对此只有一个想法:吵得好!吵得再激烈些!

她一路用各种方法拖延赶路的进度,就等着这些人吵到皇帝听见她的名字就烦,下令免了她进宫谢恩的流程。

萧昀舒在暗中推波助澜,一面让萧崇在京中放出雅崁部落大巫被抓获的风声,一面在队伍加了一辆造型奇特的马车,严禁钦差队伍中的人靠近。

@笔趣阁 . www.biqugse.net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笔趣阁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