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候阵中也分出了胜负,柴绍大喝一声,把李文相劈于马下。
李密见到折损了两员大将,尤其是看到谢映登出马,他更是气得七窍生烟,谢映登本来是瓦岗寨的战将,他和王伯当一起被派去陈乘风那里卧底。
结果王伯当被杀,谢映登背叛了他投降了陈乘风,这让李密恨谢映登入骨。
今天见到真是怒从心头起。他一声令下,三万大军向着陈乘风的队伍冲去。
陈乘风令旗一摆,他手下的兵马如狼似虎地向前冲去。双方混战在一起。
李密虽然兵力上占据优势,但是兵种上处于劣势,他手下的将士骑兵是少数,大部分都是步兵,步兵对骑兵天生的就被克制。
而且他的军队的训练程度也不如冀州军,他的部队大部分都是新招收的老百姓,还没有系统的训练多久。
陈乘风部队都是百战精英,跟着他南征北战,跟高句丽,突厥,契丹这些马上民族作战,所以勇猛无比。
双方刚刚交上手,李密的军阵就被骑兵冲得七零八落,他虽然做好了应对骑兵的准备,可是他低估了这些骑兵的作战能力。还有高估了自己的士兵的能力。
他所做的准备,在这些骑兵眼中就是儿戏,跟纸糊的一样。
骑兵们在李密的军阵纵横突驰,如入无人之境,将他的军阵切割成无数的小块,每一块都各自为战,不能配合。
而骑兵的长矛任意地收割着这些人的性命,李密大声地吆喝,祖君彦率领着敢死队,他们用巨型的造壕车来阻挡骑兵的驰突。
但是骑兵的速度太快了,这些人根本追不上骑兵的速度,这些巨型造壕车起的作用很小。
后来他们将数百辆造壕车丢弃得到处都是,这才勉强限制了骑兵的速度。
双方展开了混战,战鼓声不断,双方的将士互有伤亡。
不过李密的士兵死伤更多,他们开始就被冲散了队形,只能各自为战,而且兵器和经验上都不如对方。
虽然限制了对方的速度,但是对方骑在马上即使不能跑起来,对付步兵也有着优势。
骄阳似火,战场上打得如火如荼。李密的部队渐渐地支撑不住了。
他迫不得已率领着队伍后撤,慢慢地退回了黎阳城,这一战他们丢下了几千具死尸在战场上。
陈乘风并没有趁机攻城,再把李密的军队打进黎阳之后,他就带人清理战场,得胜回营去了。
李密回到黎阳之后,招来了元宝藏。
众人以为这次失败让李密认识到元宝藏说的正确,想要奖赏元宝藏。
哪知道李密找来元宝藏之后,对他一顿呵斥,说他在战前故意说丧气话,导致了军心不稳。随意才会出现这次败仗。
他将失败的原因全部地归在元宝藏的身上。并且重重的打了他一百军棍。
他的这番操作,让他的谋臣武将看的瞠目结舌,想不明白李密究竟是哪个神经错乱了。
这根当年的袁绍杀死田丰有什么区别。袁绍那时候没有戒鉴,杀了就杀了。
但是你李密熟读史书,当然知道袁绍的故事,怎么还犯同样的错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