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不让啊,她说我诊所里忙,再说了,妇女看病当然找女陪诊师方便些。”
“嗯,那倒也是。这种病,你们中医没有好办法吗?”
王晓瑞说:“这种病还是西医治起来见效快,还有就是,前期的检查比如CT啦,核磁共振啦,这都是西医的范畴,用仪器当然更精确。”
王晓瑞把她大姨的微信给了季虹,并简要用语音陈述了大姨的病痛史。
她大姨叫韩慧英,现年56岁,膝关节疼了五六年了。她们这辈人都是干活干过来的,关节疼痛是常有的事,自然是没放在心上,特别是休息后疼痛得到缓解,就觉得不是什么大事。
对这种偶发性疼痛长期的忽略,导致了膝关节的磨损越来越严重。
三年前,大姨被确诊为膝关节炎。X线成像可以看到关节间隙已经变得很窄,关节也有轻微变形。
大姨采取的是保守治疗。农村人嘛,闲不住,哪能做到不动腿不动膝盖?也就没什么效果。药物呢,基本上只能缓解关节疼痛。
保守治疗半年后,复诊时发现,重新拍的片子显示他的关节间隙变小,胫骨的变形更加严重了,甚至有新的增生出现——也就是骨刺。骨刺让他的膝关节疼痛加重。
这时,医生增加了另一个建议,做膝关节的“封闭针”,也就是玻璃酸产品注射。
玻璃酸钠注射液是一种“人造关节液”。做“封闭针”类似于往关节腔内注射润滑剂,给关节多些润滑和缓冲,据说玻璃酸钠的成分和软骨比较接近,因此这种注射可以促进关节软骨修复,非常滋养。
但一年后发现,没用。
大姨急了。半年前,大姨自作主张地去了县骨科医院。做了膝关节镜手术。这是一种微创手术,可以切割关节腔里面各种已经病变的组织,清理掉增生出来的骨刺。
大姨看到修剪下来的磨损得变形的软骨,吃惊得了不得。
但没舒服多久,膝盖又开始疼痛了。
“这次呀,大姨有可能会做关节置换。”王晓瑞说,“我的表哥表姐都和我联系了,说,一旦大姨做手术,他们马上赶回来。不过,诊断时候的麻烦就拜托你了。”
王晓瑞叮嘱她大姨打的士坐到辛州骨科医院门口,季虹在医院门口接她。
季虹和韩慧英互加微信后,问韩慧英:“人工关节只能保持15年或者20年,您今年才56岁,到了76岁咋办?”
韩慧英回复说:“你们年轻人不都讲究‘活在当下’吗?活一年是一年,想那么远干吗?说不定二十年后科技上又有啥新进步新突破呢?就算没有,活76岁也活够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