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娟微微一笑,说出了自己的见解——
社会学家霍曼斯在他的社会交换理论中指出:任何人际关系,其本质就是交换关系。可以是金钱利益的交换,可以是心理需求的交换,也可以是情绪交换、友谊交换。
当然,也有“尊严”的交换。
夸人、拍马屁、给人送礼,等等,本质上都是交换,只是内容和形式不同而已。但这些,不能代表高情商。
有的人孤芳自赏,也有可能情商高;有的人身居高位,不得不高冷,看起来情商低,其实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好比人们对成功的定义各不相同一样,有的人认为有钱、有权、有名,就是成功。但有的人认为母慈子孝也是成功,寄情山水也是成功,躲进小楼成一统也是成功。
情商高,并不是给人感觉好,并不是和颜悦色和让每个人都喜欢,恰恰相反,真正的高情商并不是这些。
通过压抑自己的情绪来满足别人的情绪,这是奴性,真正的高情商,内心往往是高冷的。
慈祥而有威严,微笑能化寒冰,沉默也能解语,这才更像高情商。高情商,能妥善处理自己的情绪,从而影响别人的情绪,这还只是表象;
再进一层,洞悉周围的每一个变化,洞悉每一个变化背后代表什么,以及周围人的目的和态度,这就具备了高情商的基础。
比如,你刚穿了一件漂亮衣服:有人夸你漂亮,有人夸你性感,有人夸你家有钱,有人夸老公疼你,有人则说不适合上班穿,有人说你买贵了。
这时候,高情商的人不仅仅是对别人的反应做出回应,他们会通过一件衣服,洞悉周围之人对人对事的看法和态度。
再进一层,还拿刚才的事件做例子——高情商的人抓住对方的性格弱点和敏感点后,就知道怎样能最大限度地影响到他,甚至是利用他、制服他,或是引导他、改变他,从而让自己的威力渗透进身边的每一个人,做到无往而不胜。
最后一层,其实就是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的工夫。做到这个不容易,我也同样在学习之中。
上面谈的,听起来比较空泛。
咱们做陪诊师的,首先要把自己定义为半个医生,那么,你就知道你该怎么做了。
咱们陪诊的都是患者,有的患者有几样病,可他找你陪诊的只是其中的一种病,所以咱们在跟患者交流时,对任何病人都不能冷嘲热讽,对任何病痛都要抱以同情心,这就是高情商的表现之一。
对患者只能安慰和夸奖,不能有丝毫的不屑甚至是埋怨,更不能和患者争辩。这不是所谓的拍马屁,退一步讲,就算是拍马屁,咱们也是为着患者的病情考虑,为着患者的健康考虑,不可耻。
对患者并非一味顺从。大体上,对于疾病,咱们比患者要懂得多,咱们要以专业的角度尽量多的给患者更好的建议,让他们自己裁夺。
很多时候,咱们不仅仅是照顾患者的身体,咱们还可以从精神上引导他们,启迪他们。比如。我曾经陪诊过一个做人流的女孩,我和她做了深度交流,那是精神上的交换,是彼此心灵的慰藉和抚摸。
总之,咱们陪诊师的高情商就是一切以患者为中心,让患者感到温暖、贴心和妥妥的安全感。
这时,齐鉴又瓮声瓮气地问:“顾经理,您那次陪诊邱古老人,老人摔昏迷后,您毫不犹豫地替病人家属签字做手术,是高情商的表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