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言一出,众人纷纷向他投来好奇的目光。马嘟嘟更是迫不及待地问:“怎么说?”
赵子成咧嘴一笑,摇头晃脑道:“你们看过《星星》的初稿吗?”
众人闻言,齐齐摇头。
“《星星》初稿故事里,写的就是一个不合群的男孩在成长过程中的孤独和忧伤,这篇文章在咱们宋主编看来“矫情稚嫩”,是一则叙述直白的“习作”。”赵子成等众人消化了他所说的内容后,便继续道:“刚才你们也看了于华同志改过的稿子,是不是大不一样了?”
“确实。”
“不论是故事性,还是意境都高了不少。”
“可不是吗,刚才社长可是一眼就看出来,于华的小说是在模仿川端康成的路子。”
说着,说着,众人了然。
是啊,能让一篇叙述直白的“习作”,变成一部无论是故事性还是思想内涵都上佳的好作品,社长莫不是有点石成金的能力?
先是莫唁,接着是于华,莫非社长有某种魔力不成?
否则,为什么先后两位年轻作家在受到社长的教导后会有如此明显的进步!
……
于华离开杂志社后,左思右想一番,下了决心。
他去了一趟新华书店,然后用杂志社发给他的补助,买了几本卡夫卡的小说。
掏钱的时候他是真心疼,只是想到姜玉楼的话,他还是狠下了心。
用他的话说,这是“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
至于有没有用,他还是将信将疑的。
回到临时住处后,于华翻到了那篇《乡村医生》的短篇小说。
通读小说后,他大感震惊。
他没想到卡夫卡的写作是那么的自由,那么的随心所欲,里面的马或者跳蚤还有狗想出现就出现,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初读卡夫卡的小说,他感觉比较晦涩难懂,天马行空,荒诞性强。有那么一瞬间,他是想放弃的。可是想到姜老师的话,他还是耐着性子全部读完。
没明白,却大受震撼。
之后,他又读了几遍,渐渐意识到了卡夫卡小说的厉害之处,那就是残酷性。
卡夫卡描写乡村医生提着马灯,去看病人大腿上烂的一个碗口大的伤口。卡夫卡写得惊人的详细。过去,这都是非常丑陋、恐怖的东西,也是龌龊的东西,但卡夫卡却把它当作生活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花费这么多的笔墨去表现它。
“难道,这就是姜老师想让我学习的?”
于华左思右想也想不明白,于是,第二天,他顶着个黑眼圈来到了姜玉楼的办公室。
“姜老师。”
姜玉楼停下手中的工作,抬起头,微笑道:“《乡村医生》看完了?”
“看完了。”于华老实地点头道。
“有什么感想?”
“天马行空的想象,违背常理的故事情节,人物的言行离奇、不合常规惯例,很难想象这些结合在一起,会产生荒诞、令人费解的艺术效果。当然,最重要的是……”说到最后,于华犹豫了起来。
姜玉楼微微一笑,悠然问道:“那么,最为重要的是什么?”
于华稍作沉思,随后皱眉道:“是故事的残酷性。”
“我不明白,姜老师,这就是你想让我学习的吗?”
姜玉楼赞叹道:“小于,你的观察很敏锐。”
“你觉得什么是真实?”
“啊?”于华不明白。
“车站在国际大厦对面,你路过马路,看到来回走动的人群,觉得他们是真实的吗?”
于华沉思良久,点了点头,“应该是真实的吧。”
“那你记住了路人的脸吗?”姜玉楼问道。
这回,于华毫不犹豫地摇头,“太匆忙了,没记住。”
“如果,刚才马路上有人被车撞死了呢?”姜玉楼的语气很冰冷,于华都被吓到了。
不过,他很快思考起姜玉楼的问题。
如果马路中央有一个人被车撞死了,那样肯定让他惊恐,会给他留下震惊印象的。
那一刻,他确定自己感觉到生命的存在是真实的。
于华身体一颤,被自己的想法吓到了。
“生命经验要和一种震惊联系在一起,要和心灵冲击联系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