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就听姜玉楼又说道:“亿谋,《红高粱》的编剧你有合适的人选吗?”
“没有,可能会找西影厂的某位编剧吧。”张亿谋虽然不明白他为什么这么问,但还是回答道。
姜玉楼看了眼两人,接着道:“亿谋啊,既然你还没找到合适的编剧,莫唁又能理解你的思路,我看,就让莫唁当这个编剧吧!”
张亿谋眼前一亮,觉得姜老师说得很有道理。要是换个人当这个编剧,还能有莫唁这个原作者了解自己的作品?
于是乎,他期待地看着莫唁,非常希望莫唁答应下来。
莫唁心脏嘭嘭直跳,实在是姜玉楼的这个提议让他有些心动。
只是……半晌,他有些迟疑地问道:“姜老师,我又没写过剧本,这能行吗?”
姜玉楼哈哈笑道:“我第一次改编自己的小说时也没有经验,结果呢?改编的电视剧收视率非常好,电影票房也不错。你看,这也不是很难嘛。”
其他的张亿谋都认同,但不是很难……好吧,你说什么都有理。
他将那些想法甩出脑海,在一旁劝道:“莫唁老师,姜老师说得对,当初我还是个摄影系学生的时候,姜老师就这么鼓励我当导演的,他说别害怕失败,只要有心,绝对能成功。”
“你看,我现在不也是一名还算不错的导演了吗。”
张亿谋知道姜老师愿意提携年轻人,他又是其中的受益者,自然要帮姜老师站台的。
莫唁心里一动,还有这么一回事儿?
虽然惊讶,但他知道张亿谋犯不着骗自己。于是,他在做了一番思想斗争后,有了决定。
莫唁说道:“姜老师,张导要是不嫌弃我是个新人,那么这个编剧的活我愿意接下来。”
“太好了!”
张亿谋很兴奋,能把原作者拉来当编剧,这个项目还没开拍成功的把握已经多了一成。
莫唁连忙道:“但是,我还想提一个小要求。”
“你说。”张亿谋道。
莫唁有些不好意思地看着姜玉楼,提出了自己的要求:“姜老师,我是个编剧新人,要是创作剧本的时候有需要请教的地方,希望姜老师您不吝赐教。”
姜玉楼笑道:“这好说,你要是有不懂的地方尽管问,我也是从新人走过来的。”
莫唁忙道:“姜老师谢谢您,要不是您……”
“姜老师,您帮我的太对了,我实在无以为报……”张亿谋也是眼眶微红。
姜玉楼摆手道:“别说那些客套话了,你们俩都是我的好朋友,我还能看着你们有困难袖手旁观不成?”
“莫唁,你要是想报答我,以后就多写一些好作品。”他又看向张亿谋,“亿谋,你也一样,拍摄好电影,要是能走出国门就更好了。”
听听,多写几部好作品,多拍几部好电影,这不是他们这些作家和导演应该做的吗?
这是什么精神境界,太无私了,也太伟大了!
于是乎,两人表情一变再变,望向姜玉楼的眼神中都多了几分敬仰之情,姜老师就是这样虚怀若谷,为他们这些年轻人操碎了心,却不会居功自傲。
格局啊!
我们什么时候能达到姜老师这样的境界!
剧本的事谈完,饭也吃完了,莫唁拒绝了姜玉楼留宿的建议,他在燕京待的时间又不长,住招待所就行。
张亿谋看着莫唁的背影还在心里感叹,真是个好说话的人啊。
同时,他又觉得自己很幸运。这些年来,他接触的作家不少,如姜老师,郑义和莫唁,都是非常好相处的人。
就说版权费吧……
“哎呀!”张亿谋一拍脑袋,神情懊恼,他突然想到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姜老师,我刚才好像忘说版权费和编剧费用了。”
姜玉楼瞥了他一眼,问道:“你和吴厂长谈了没,西影厂能拿出多少钱投资这部戏?”
张亿谋顿时傻眼了,他这才想起来,拍电影的款子还没谈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