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连朕的锦衣卫也被他们瞒过了。\"
\"父亲过于忧虑了。\"陈标瞥了一眼与平日沉静截然不同的父郑,不禁微笑着说道。
\"父亲可忘记了《星辰明报》的存在?\"
听到陈标话中有话,陈元璋眉心微皱,重又落座于王座。
\"《星辰明报》的确每数日便会对王府和官吏的动静进行监察报道。\"
\"没错。\"陈标轻轻颔首,脸上的笑意不减。
\"六弟在京都市中并无深厚人脉网。\"
\"因此,他们的报道多是无关痛痒的小事。\"
\"但楚地是六弟的领地。\"
\"对于那些官员的动态,六弟必定了解得清清楚楚。\"
\"于是,监察力度自然更为严厉。\"
\"更何况,《星辰明报》是六弟一手创立的。\"
\"就算被监察的官员再不情愿,也无法像在京都或他处对报社记者施加压力。\"
\"如此,这些官员既然无法遮掩,就只能自我约束,接受六弟的监察。\"
\"但这说不通啊。\"陈元璋的眉头皱得更深了。
\"朕的影卫搜集罪证也耗时良久。\"
\"六弟,这《星辰明报》究竟有何神通,竟比朕的影卫还厉害?\"
\"父亲有所不知。\"陈标摇头解释。
\"六弟并未亲自监察,而是让民众参与举报。\"
陈元璋面色一变。
\"详细说来。\"
陈标略微整理思绪,接着道:
\"那些官宦家族无论隐藏得多深,总需仆人服侍左右。\"
\"并且,他们日常还需与平民百姓打交道。\"
\"在这种情形下,即使做事再隐蔽,也会被人无意间窥见。\"
\"因此,只要有人暗中举报,那些胆敢搞小动作的官员就无处藏身。\"
陈元璋闻言,立刻恍然大悟。
双眼一亮,他拍案大笑。
\"妙极妙极,六弟此计实属出其不意。\"
\"效果却出人意料地好。\"
\"天下黎民众多,力量无比庞大。\"
\"若让他们成为朕的眼睛监督这些官员,比起朕派专人调查更为省时省力。\"
陈元璋的思绪飞速转动。
身为帝郑,他深知锦衣卫、天监司、明察院虽威名赫赫,看似无所不在。
但实际上,他们只能监察各要害部门的关键点。
离开京都,影响力就会迅速减弱。
然而,如果能改进《星辰明报》中关于官员的八卦消息。
那么这份报纸必将成为他整治贪腐官僚的利器!
想到这些好处,陈元璋立即下令:
\"传达朕的旨意,令全国所有《星辰明报》开设特别栏目。\"
\"在该栏目中,但凡平民受官员欺压,可直接向当地报社匿名举报。\"
\"此栏目的监察工作由朕亲自督导。\"
\"吾不信,那些黑暗之爪能挑战天空的权威,在吾王之名管辖的殿堂中兴风作浪!\"
言及此处,陈元璋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笑声震天。
陈标同样笑容满面,行礼道。
\"遵从父王之命。\"
....
数日后。
瑞恩领地内。
清晨,陈铭步入大厅,忽然门外响起一阵动荡。
听到动静,他凝视着外面问道。
\"发生了何事?\"
话音未落,宫廷执笔者在领地管家的引导下匆匆而入。
看到熟悉的面孔,陈铭颇感惊讶。
\"大人,您怎么又来访了?\"
执笔者太监听见陈铭的话,脸上显出无奈。
\"领主大人,若非重大之事,小人也不敢在这动荡之时前来打扰。\"
说到这里,执笔者收敛笑容,郑重开口。
\"瑞恩领地接旨。\"
陈铭起身行礼,回应道。
\"微臣接旨。\"
\"承天承运,王上敕令。\"\"瑞恩领地创办的日光纪报,利国利民,吾深感欣慰。\"
\"此次特命瑞恩领地增设日光纪报专栏。\"
\"此专栏专用于监察与检举腐败,其部门直隶宫廷管制。\"
\"瑞恩领地须于三日内发布此事,不得延误。\"
\"钦此。\"
宣读完圣旨,执笔者合起手中的诏书。
脸上浮现出笑意。
\"这次领主大人在朝堂之上可是大放异彩了。\"
陈铭起身,略带好奇的表情。
\"大人这话有何深意?\"
执笔者带着感慨的话语说道。
\"自胡惟庸叛乱之后。\"
\"我国多地官员牵涉其中,数目众多。\"
\"然而唯有瑞恩领地之内,竟无一官员涉事。\"
\"此等奇观,实属罕见。\"
提及此,执笔者的脸上流露出感叹。
\"甚至连陛下都被领地内的景象深深震慑。\"
陈铭闻言,嘴角泛起微笑。
在古老的世界里,信息传递受限。
因此,官员滥用权力的现象尤为严重。
即使陈元璋再如何英明神武,也无法洞察一切。
之前陈铭创办日光纪报。
其中便蕴含了利用报纸监督全国文武百官的意图。
未曾料想。
经过胡惟庸事件之后。
他的义父竟因此事认识到日光纪报举报机制的诸多益处。
于是,陈铭不再犹豫,看向领地管家:\"去把报社主编召来。\"
....
片刻后,报社主编接到命令赶来。
看见陈铭身边的宫廷执笔者。
主编神情一怔,心中凛然。
\"领主有何吩咐?\"
陈铭整理思绪,笑道。
\"有件任务需要你执行。\"
....
次日。
王都。
王都内人心惶惶,行人们脸上充满忧虑。
这些日子,许多高官被士兵从家中带走。
更有甚者,一些声名赫赫的大臣当众受刑,陨落于世间...
一时之间,众人皆感不安,笼罩在神秘的魔力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