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书,坐下吃饭吧。”
李嬷嬷是知道的,锦书这丫头不喜珠花打扮之类的,但对于吃,倒是很上心。
陈锦舒听话的坐下,现在已经入秋了,但气温还是有些高。
所以她们都是在院子里用晚饭。
已经不用像以前那样狼吞虎咽的她,现在吃饭倒是多了几分秀气。
晚饭过后,李嬷嬷去安排其他事了,闲下来的陈锦舒就躺在摇椅上看如何挖药材,才能不破坏根茎,从而破环药效。
而没有根茎的,就需要清楚如何采摘下来才能保持药效最好。
什么时候晾晒,什么时候收起来都是有讲究的。
虽然陈锦舒有过目不忘的金手指,但她也发现了,就算这些东西她记在脑子里了。
但也得实际操作才能真正理解,不然就算记住,也没用。
就像她之前记下功夫就记住了一首诗,但当蒋嬷嬷问到得时候,她就只能将诗背出来,却不解其意。
而就算是将意思记下,要是没有真正体会其中得奥妙,单单说出来,也少了几分灵动。
知道这个弊端后,她做事下意识就希望能真正的理解,会操作。
没看多久,见庄子已经安静下来之后,她便熄灯睡觉了。
之后不出意外,她便一直跟着李嬷嬷开始弄药草。
庄子虽是药庄,但也不是所有药集上的药材都有。
毕竟药草的生长环境不一样,且有些药草很珍贵,就算人培植,也是很难培植出来的。
这些就需要去山上找了。
但除了庄子里没有的药草之外,陈锦舒跟着李嬷嬷,差不多已经将庄子里的草药认清楚了。
现在别说种植它们了,就连炮制她都会了。
至于其他的草药,用李嬷嬷的话来说,只要现在掌握了手法,那以后遇到其他的,也能按照方法伺弄就行。
将药材之类的掌握熟练之后,才算是真正的开始学习。
背药方,记穴位,学会配药抓药,每天下来,陈锦舒都感觉自己的脑袋胀胀的。
就算她再过目不忘,每天都接受新的东西,还要温习旧的东西,都会让她有些疲惫。
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腊月,李嬷嬷准备带着她回周府,才得以好转。
“我看要是不回府,你是不是就不吭声。”
李嬷嬷早就发现了这丫头的不对劲,但她不说,就看这丫头什么时候能自己说出来。
但谁能想到,这么长时间过去,她硬是不吭声,现在说恢复能放松几天了,她才将情绪摆在面上来。
“嬷嬷,我以为这是您对我的考验呢?”
要不是考验,怎么每天都安排新的学习任务给她,一天都不带停歇的。
“再怎么考验,也需要有个度啊,这你自己都没发觉?”
陈锦舒低着头,没说话。
现在李嬷嬷也算是有些了解这丫头了。
以前在府上,还以为她是个单纯天真的人。
后来刚到这庄子没几天,就发现了她那单纯天真只限于表面。
但她那时也没说什么,毕竟不管人是什么样的,总归是一层保护色,这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