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没有了王权的掣肘,因此教权迅速膨胀。
莫里森公爵为首的权贵力量并不想触碰教会的霉头,因此对三大教有了相当大的妥协。
三大教在布里得地区顺势瓜分走了三块地区,成立了三个大教国。
教国以教会的首领为首,以教义作为治国理政的方针。
总之,教权独大,世俗的其他权力在内部全都靠边站。
教国成立以后,三大教被伊琳打击过的残余力量纷纷投靠了过去,并顺势并入其中。
在1190年,三大教国陆续选出了其最高首领后,地区的局势便彻底稳定了下来。
虽然布里得地区整个看上去依旧是一种非常割裂的态势。
但相比起此前,已经好了许多。
至少,在教会的努力之下,原本战后的混乱局势没有持续太久就结束了。
对平民来说,姑且算是一件好事。
三大教的信仰势力在教国建立以后,便开始纷纷迁移了过去。
这让三大教各自的力量开始在教国本体迅速膨胀。
其他地区则迅速衰减——这也是一种不可违逆的趋势。
毕竟,法拉的埃克萨维亚王国信仰的是丰饶神教。
而布里得地区西面,死物肆虐,且此前受到过伊琳为代表的战神教打击,也早已不再能够成为三大教生存的土壤。
西部烂了。
东部又存在一个冉冉升起的新的强权——还是一个神权,王权合为一体的究极体。
且其国王威望过甚,军事能力又过强。
因此,即便三大教不愿意,也只能开始纷纷撤离势力残留。
既然在布里得地区有了归宿,再在别人的地盘滞留,就显得不礼貌了。
更何况。
法拉还明确下令过,国内不接受其他信仰。
三大教在东部的势力撤离得再晚点,他们担心铁拳就会落到自己的头上来。
最后一个原因,则是布里沃地区与来邱拉地区的混战越发严重……战争,也是不利于信仰传播与信仰秩序的建立的。
总之,在各种客观与主观原因之下,三大教的势力开始源源不断落地生根,汇集到了三大教国中。
这是三大教最后的辉煌。
他们收纳信徒,重组秩序,控制了整个布里得地区。
并在原有的基础上,对野外进行了开拓。
在人口大量集中的地方,总会因为各种客观原因,带动对周边荒野的发掘。
即便是教国,这一点也一样。
在被伊琳和法拉轮着折腾了一遍后,教皇与教宗们都意识到了——拳头大才是真理。
没有绝对的武力作为担保,他们的地上教国的统治便无法长存。
因此,这几年,应该算是三大教这三个古老的教会组织最开明与先进的一次。
他们开始主动求变,积蓄力量,想要在这人间土壤上留下自己的立足根基。
这很好。
但不好的是,太晚了。
时机不对,做什么都是错的。
属于伊琳·赛恩斯这个征服王的时代落下了帷幕。
属于另一个王的故事,才刚刚拉开序章。
在法拉撤离,莫里森公爵与三大教舍弃雷尔沃地区的背景之下。
一个早就被人遗忘在了西部深处的人,从尸堆里面伸出了自己的手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