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64章 明共和帝国(2/2)

明这个国号的含义是:天晴气朗,日月光明。

选举制度在得到完善之后将在全国范围内的村、乡、县、郡四级实施,村级长官候选人可以由本村人自荐和本村秀才参选,乡一级长官候选人则由乡辖区内各村长直接参选选出乡长,县令则由各乡乡长参选决定,郡级太守则选自各县县令,各级官府长官任期均为7年,不可连任。

各级政府除了长官以外需要选举产生,其他官员则由本级政府长官提名,交由尚书省的吏部审核任命,任期不限,但年龄不能超过70岁。

中央的行政中枢将采取三司和三省六部制,全民选举司、军事指挥司、御史监察司、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为六大最高权力机构。

中书省负责决策、门下省负责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尚书省对于政令的执行由

全民选举司负责帝国所有选举事宜,包括选民登记,候选人登记,组织和保障选举的正常进行等。

御史监察司为最高监察机构,负责监察全国各地官员、但凡有渎职、懒政、贪污、受贿等问题,御史监察司都有权力调查和发起弹劾,交由皇帝内阁审核罢免,涉及到刑事的则由皇帝内阁批准,交由尚书省的刑部处理。

军事最高机构名为军事指挥司,负责掌管全国军队的指挥权,最高长官为太尉,尚书省的兵部是负责军事建设的,不掌握军事指挥权。

皇帝内阁则不属于权力机构,是给皇帝参谋军国大事的参谋机构,同时负责连接皇帝与三省三司的深度联络,并且辅助皇帝处理处理军国大事。

李木任命为中书省最高长官——中书令,兼任皇帝内阁首丞,刘策任命为门下省最高长官——门下侍中,兼任全民选举司最高长官——太傅;南竹任命为尚书省最高行政长官——尚书令,践离任命为军事指挥司最高长官——太尉;明非则自己担任御史监察司的最高长官——御史大夫。

以后的御史监察司御史大夫也都由皇帝担任,这样做是为了更好地监督行政体系内的官员们,让官员们时刻记得皇帝在监督他们,让他们不敢造次。

与此同时,明非在地方行政上也做出重大改革,由于经过战争与合并已经有几个诸侯国不复存在,纷纷纳入明帝国的统治范围,旧有的郡县制已经不能满足统治需求。

以前郡的上一级是诸侯国,现在已经没有诸侯国,便以州这一级来取代原有诸侯国,名字不变,分别是代州、申州、邢州,各州设置刺史,刺史也是经过选举出来的,但是选出来之后需要由皇帝正式任命才能生效。

刺史与太守这两级官员需要跨州和跨郡选举,这样是为了避免各级官员长期在一个地方形成根深蒂固的权力网,不利于地方治理。

@笔趣阁 . www.biqugse.net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笔趣阁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