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怕长乐头脑发热去干一次,侥幸没被抓住,觉得这样赚钱挺容易。
胆子就会越来越大,以后害了自己,也波及自己的后代。
我以前有个同事,她的儿子很优秀,理想是考军校。
但是,因为她的公公,也就是孩子的爷爷有案底,政审就没通过。
我现在都还能记得我同事痛哭流涕的场面。
她说,如果早知道公公有这样的记录,她都不会嫁给她老公。”
晏辞:“媳妇儿,长乐是个乖孩子,你这次把她吓得不轻,我看她能记住教训。
我也和崔裕讲过,让他看着长乐。”
白小月:“长乐一直顺风顺水,我怕她得意忘形,我们以后还是要看着点,她还年轻。”
晏辞点头:“好。”
长乐还是在批发市场进的货,晏辞亲自送她和崔裕回的京市。
时光匆匆,很快就到了年底。
这期间,长乐安装了电话,运输公司也花了六千块钱了安装一台,联系起来就方便多了。
有事不用再发电报。
晏辞每次到京市就可以打个电话回家报平安。
运输公司今年收益不错,除了基本开支,盈利三十万。
虽然运输途中偶有意外发生,收益还是很可观。
现在运输公司的司机师傅已经有十五个,平均一辆车有三位师傅。
两人商量后,准备再添五辆车子,再找几位师傅。
虽然师傅们的工资已经涨到每月一百五十元,年终还有五百块奖金。
晏辞还是单独再给了王卫国七千块钱,相当于净利润的百分之五。
因为买车子用去了十六万。
白小月的小饭馆和小旅店一整年的净收益也有九千块。
给李明月分了三千六,她自己还剩下五千四。
她的爱情小说卖了一千块,今年一共赚了六千四。
加上去年的收益和前两本书的钱,她存了九千块,单独一个存折,自己的劳动成果,感觉不同。
晏辞又让她存了一个十万块的存折,说运输公司用不了那么多流动资金。
白小月和晏辞商量一番,如果精力许可,准备尝试开发一下其它大城市的线路。
线路太单一,有局限性。
两人兴致勃勃的规划明年,一个电话就停止了两人的畅想。
电话是长乐打来的,她说她要和崔裕结婚,让妈妈和晏叔去京市。
白小月放下电话,手忙脚乱的开始收拾东西。
晏辞赶紧去运输公司把事情安排好。
李明月知道了,把自己和王卫国的东西收好,要一起去京市。
她说长乐结婚,天大的事都得放放。
小饭馆暂时让宋嫂子管着,反正宋师傅在,没人敢欺负她。
谢老太太知道他们几个要回京市,非要跟着他们一起去京市看看。
一行五人风风火火坐上火车。
白小月以为谢老太太会不习惯,结果,谢老太太精神得很。
她看哪哪都稀奇,眼里的兴奋藏都藏不住。
白小月还是挺担心的,要在车上待三天两夜,老太太毕竟年龄大了,要是有个好歹可怎么得了。
晏辞让她别担心,他去想办法。
火车过了几站有人下车后,晏辞就去找列车员,换到两张卧铺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