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拿着票都买不到的东西多得是,就是我们要卖的衣裳也是缺得很。
京城这边大厂子多,政府部门儿也多,大家手里都有闲钱。我觉得,我们可以进些价钱高些的衣裳卖。”
马天云接着说:“做被褥的面料也缺得很,特别是结婚用的东西,我觉得也可以进一些。就是普通的衣裳也是缺的。”
“总结下来,就是没有不缺的。”刘胜利笑着做了最后总结,“我觉得咱们能进多少货就进多少货,不会亏的。”
谢兰兰连连点头,“我也是这么认为的。”
明芳菲和赵艳同样如此。
“那么,你们有没有在这边找到能大批量处理的布料啊?”宁心怡问。
几人同时摇头。
明芳菲说:“我跟家里人的关系不好,到现在还没跟他们联系呢。我躲着他们还来不及,这事儿我和远山还在打听。”
赵艳摇头,“我们更没办法了。不过,我爸在我们老家倒是能联系到一批货。”
“那也可以啊,让叔帮忙寄过来呗,我们付邮费。”宁心怡道,“只要有布料,相信咱们做出来的衣裳就不愁卖。”
“我也这么觉得,给他们写信了。”
谢兰兰道:“我爸他们还在做咱们这边纺织厂的工作呢,有点儿难。”
“没事,咱们做的又不是一锤子买卖。”宁心怡笑道,“接下来,咱们商量一下投入多少资金吧……”
一行人商量了足足一个多小时才把这个资金定下,等今晚见了沐升后,再问他投多少。
宁心怡回到家,宁外婆已经把午饭摆好了。
一家热热闹闹地吃完饭,两个孩子便打起了瞌睡。
习惯了午睡,到点儿就睁不开眼皮。
宁心怡让唐铭带着孩子们去午休,她跟宁外婆一起去卖卤肉。
拿来卖卤肉的铺子离他们住的地方不远,每天卖多少也是固定的。
铺子一开门,那熟悉的卤肉味儿飘出来后,街坊邻居便都围了上来。
你半斤,我二两的,卖得很快。
不过,暑假了,在外面玩耍的孩子们也很多,他们闻到肉味儿都走不动道了。
哭着喊着要吃肉,家长们没办法,只好给他们买上一点儿。
不到两个小时,卤肉便卖完了。
在回去的路上,宁心怡劝道:“外婆,咱们请个人卖吧,你一天忙到晚也太累了。这钱啊,赚不完的。”
宁外婆叹了口气,“我也不是心疼那几个钱儿,我年轻那会儿家里也是请人的。就是吧,这年头人不找啊。慢慢来吧。”
“也是,合适的人难找啊。”
宁心怡回家后,唐铭便去找穆霖了。
当天晚上,四家人外加穆霖和沐升叔侄俩都在宁心怡家里聚餐。
院子里,他们把几张桌子拼在一起,赵艳他们也各自带来了几个菜。
宁心怡这边除了卤肉外,还做了一大盆老鸭煲,主食是大米饭。
她还悄悄地从空间拿了两个大西瓜当饭后甜点,大夏天的,不吃西瓜亏了。
穆霖今天喝得比较多,对于唐铭他是羡慕的,能做自己喜欢的工作,又有幸福的家人。
而他呢?
“老唐啊,好好干。”穆霖眼神迷离地说,“车票的事儿交给我,明天我抽个时间给你送来……”
说到最后,他和沐升也投了一份股。就是,这一两年他们还是得偷摸着来。
不过,只要不太过分,就没人管他们。
总得来说,这两年属于政策的空窗期,各方面都很模糊。
要是有人专门找你的麻烦,以前的政策估计也能拿出来用用。
想通了这些问题后,宁心怡叹了口气,感慨道:“总之一句话,上面有人好办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