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倒是环境和平了,但经济总体都落后于台湾本土,连一些台湾岛南部的高山族都不如,更不用说,相对于澎湖列岛那个县
刘青松刚刚来时走了一圈,了解了一些情况,内心亦是一片付飞,看来冲动是魔鬼啊,这里还真是一个发配的好地方,除了绿岛,这里算是最差的,只是不知怎么可以与对面搞好关系,如果真的与对面弄出一些大动作来,应该有机会改变这里落后的状况的,只是现在的台湾当局与大陆那边一点都不对眼,不感冒,只怕自己难以大有作为
但他的竞选理念还是立足于与对岸合作的方式,一是在竞选时,他抛出了建立金门农副产品加工区这样的理念,就需要从台湾到南部那些农副产品丰富的地方,镇原材料,从而在金门加工并销售向对面大陆,厦门或者大陆的内地
因为台湾南部有许多农副产品是大陆所没有,而现在又有小三通金门,是去大陆距离最近,而大陆为了吸引台湾的农民,已经早早将台湾的农副产品及加工品降成了零关,这就是荆门的地理优势。他提出,加大招商引资,特别是台湾本土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提供相关的优惠政策,从而提供津门人,人的就业机会,这样政府就增加了税收,这是一举几得的大好事,以后还可以发展海产品的海产品加工业,这样有一些遗传就不用,回台湾本岛了,打了一就直接开来金门岛,亦未尝不是一种方式,但最少要,金门的海产品加工业发展到一定的规模时才行,这是一个过程
在他及他的竞选团队的大力宣传下,他还真的如愿以偿的当选,为了,金门县的县长,大,只是在上任之初,并没有他竞选时构想的那样,虽然他出了不少优惠政策,还有其他的一些本土基金的支持,但感冒的企业还是太少,而一些如统一啊,康师傅啊,等大企业早就震惊大陆市场了,觉得没有必要。大金门岛这个淡然之地再做投资,如果真的要投资,还不如投资厦门市,专门针对台商的西岸经济开发区,配套设施齐全,政策优惠工人工价低熟练工人多,大陆市场辽阔,而在台当局的政策下,反而在金门岛上还处处,手记,而最主要在金门加工的农副产品,最终都要销往大陆,那还不如直接将原料运到两岸经济开发区,何必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呢
而现在,从金门印东西到厦门,还要靠海印,而没有公路火车,那么还不是瞎子点灯白费蜡
因此,许多有实力的大企业实在看不起金门县政府所出台的优惠政策,而有一些小企业倒是有心可惜无力啊
这就是刘青松上任一年多,跳上跳下,忙里忙外。除了大陆有几个企业过来投资外,口算颗粒无收,而这几个大陆企业,亦是给厦门市政府面子,只有震惊台湾本土市场才过,当然,亦想将台南的农副产品加工之后销往大陆,因为他们自己本身就有一定的销售渠道,这是他们的优势
这预算是给刘青松挽回了几分薄面,还是新增了不少就业机会给予增加了税收?只是以他当初的竞选纲领给予口号相去甚,令他相当郁闷,而有一些选民在观察了他一年多之后,都在私下里为他起了一个绰号,叫刘大炮,意思只能吹,按东北人的话,就是光说不练的主
当然,亦有不少人为他鸣不平。最少刘青松说了,还是去做了,虽然与他说的成绩相去甚远,但还是前进了一小步,还是有成绩的
对啊,比起以前的院长更加肯干一些,而不是只当金门县,是一个戏外度假胜地
楼上的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我们金门人再不发展,只是被这些政治人物当成一个流放地,只怕会被对岸越抛越远,那时我们又让谁来可怜,哼
就是,在其位谋其政,刘青松既然当了县长,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既造不了福,就是光说不练,说他刘大炮还算轻了
对对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刘青松在竞选时说的唱的比唱的还好听,但现在一年多过去了,他又兑现了几件他的成,刘大炮就叫他刘大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