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三十九回 村姥姥是信口开河 情哥哥偏寻根究底(1/2)

话说众人见平儿来了,纷纷问道:“你们奶奶在做什么呢,怎么没一起来?”平儿笑着回答:“她哪有闲工夫来呀。因为说没好好吃着螃蟹,又脱不开身,所以让我来问问还有没有,叫我拿几个回家去吃。”湘云连忙说道:“有,多着呢。”赶忙让人挑了十个个头极大的螃蟹。平儿又说:“多拿几个母螃蟹。”众人又拉着平儿,让她坐下一起吃,可平儿推辞不肯。

李纨一把拉住她,笑着说:“偏要你坐下。”硬是把她拉到自己身旁坐下,还端起一杯酒,送到平儿嘴边。平儿赶忙喝了一口,就准备离开。李纨说道:“偏不许你走。这明摆着是只听凤丫头的话,不听我的了。”说着,又吩咐道:“嬷嬷们先把盒子送过去,就说我把平儿留下了。”

那婆子不一会儿就拿着盒子回来了,说道:“二奶奶说,让奶奶和姑娘们别笑话她贪吃。这个盒子里是刚才舅太太送来的菱粉糕和鸡油卷儿,给奶奶和姑娘们吃的。”接着又对平儿说:“还说派你来,你就贪玩不肯走了。劝你少喝一杯。”平儿笑着说:“多喝了又能把我怎么样?”一边说着,一边继续喝酒,还吃起了螃蟹。

李纨亲昵地揽着平儿,笑着说:“可惜你这么一副好模样,命却一般,只能在屋里伺候人。不了解的人,谁看你都像奶奶、太太一样呢。”平儿一边和宝钗、湘云等人吃喝,一边转过头笑着说:“奶奶,别老摸我,怪痒痒的。”李纨问道:“哎哟!这硬邦邦的是什么?”平儿回答:“是钥匙。”李纨又问:“什么钥匙?是要紧的私密东西,怕别人偷了去,所以带在身上吗?我平日里常跟人说笑,有唐僧取经,就有白马驮他;有刘智远打天下,就有瓜精送盔甲;有凤丫头,就有你。你就是你奶奶的总管家,还要这钥匙干什么。”平儿笑着说:“奶奶喝了酒,又拿我寻开心了。”

宝钗笑着说:“这倒也是实话。我们平日里没事议论起人来,你们这几个都是百里挑一的,妙就妙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李纨说道:“大大小小的事都有个道理。就说老太太屋里,要是没有鸳鸯,怎么行呢。从太太起,谁敢驳回老太太的话,唯独她敢。偏偏老太太就只听她一个人的。老太太那些穿戴的东西,别人记不住,她都记得清清楚楚,要不是她经管着,不知道被人骗走多少呢。这孩子心地也公平,虽说有这能耐,还经常帮人说好话,从不仗势欺人。”惜春笑着说:“老太太昨天还说呢,她比我们都强。”平儿说:“她本就是个极好的,我们哪能跟她比。”宝玉说:“太太屋里的彩霞,是个老实人。”探春说:“可不是嘛,外表老实,心里可有数。太太像佛爷一样,对事情不上心,可她都清楚。所有的事情都是她提醒太太去做。就连老爷在家或是外出的大小事务,她也都知道。太太忘了的,她就在背地里告诉太太。”李纨说:“那也不错。”然后指着宝玉说:“这小爷屋里要是没有袭人,你们想想会成什么样子!凤丫头就算是楚霸王,也得有这两只得力的臂膀,才能举起千斤鼎。要不是有平儿这丫头,她哪能事事都安排得这么周到!”

平儿笑着说:“当初陪嫁过来四个丫头,死的死,走的走,就剩下我一个孤孤单单的了。”李纨说:“你倒算是有福气的。凤丫头也是有福气的。想当初你珠大爷在世的时候,身边也不是没有伺候的人。你们看我像是容不下人的吗?可天天只见他们两个不自在。所以你珠大爷一去世,趁着年轻,我就把她们都打发了。要是有一个能留下来,我也能有个帮手。”说着,眼泪就流了下来。众人纷纷说:“何必这么伤心呢,散了说不定更好。”说着,大家都洗了手,相约一起去贾母和王夫人那里请安。

众婆子和丫头们开始打扫亭子,收拾杯盘。袭人和平儿一起往前走去,袭人邀请平儿到自己房里坐坐,再喝杯茶。平儿说:“不喝茶了,下次再来吧。”说着就要往外走。袭人又叫住她,问道:“这个月的月钱,连老太太和太太的都还没发呢,这是为什么呀?”平儿听到这话,赶忙转身走到袭人跟前,看了看周围没人,才小声说:“你可千万别问,横竖再过几天就发了。”

袭人笑着说:“这是怎么了,把你吓成这样?”平儿悄悄地告诉她:“这个月的月钱,我们奶奶早就支取了,拿去放给别人用了。要等别处的利钱收回来,凑齐了才发。因为是你,我才告诉你,你可千万别告诉别人。”袭人说:“难道她还缺钱用?还没个够吗?何苦操这份心。”平儿笑着说:“谁说不是呢。这几年靠着这项银子,都翻出几百两了。她的公费月例又花不完,十两八两的零碎攒起来放出去,光她这笔私房的利钱,一年下来,都能有上千两银子呢。”

袭人笑着说:“拿着我们的钱,你们主子奴才赚利钱,还哄得我们傻乎乎地等着。”平儿说:“你又说没良心的话了。你难道还缺钱用?”袭人说:“我虽说不缺,但也没什么地方要用钱,就只预备着我们那一位的开销。”平儿说:“你要是有要紧事要用钱,我那儿还有几两银子,你先拿去用,明天我从你月钱里扣就是了。”袭人说:“这会儿还用不着,要是万一要用的时候钱不够了,我再派人去取就是。”

平儿答应着,一路走出园门,回到家中,却发现凤姐不在房里。忽然看见上次来打秋风的刘姥姥和板儿又来了,正坐在那边屋里,还有张材家的、周瑞家的陪着,又有两三个丫头在地上倒口袋里的枣子、倭瓜和一些野菜。

众人见平儿进来,都连忙站起身来。刘姥姥因为上次来过,知道平儿的身份,赶忙从座位上跳下来,问:“姑娘好啊。”又说:“家里人都问好。早就想来给姑奶奶请安,看看姑娘,可庄户人家忙啊。好不容易今年多打了两石粮食,瓜果蔬菜也长得丰盛。这是头一批摘下来的,都没敢卖,挑了最好的孝敬姑奶奶和姑娘们尝尝。姑娘们天天吃山珍海味,也吃腻了,尝尝这农家的新鲜玩意儿,也算是我们的一点心意。”平儿连忙说:“多谢您费心了。”又请刘姥姥坐下,自己也坐了下来。接着又招呼:“张婶子、周大娘也坐。”还让小丫头子去倒茶。

周瑞家的和张材家的笑着说:“姑娘今儿脸上透着红晕,眼圈都红了呢。”平儿笑着说:“可不是嘛。我本来不喝酒的,大奶奶和姑娘们硬拉着我,死命灌,没办法喝了两盅,脸就红了。”张材家的笑着说:“我还想着能有酒喝呢,可没人请我。明天要是再有人请姑娘,可带上我一起去啊。”说着,大家都笑了起来。周瑞家的说道:“早上我就看见那些螃蟹了,一斤也就只能称两三个。这么三大篓,估计有七八十斤呢。”周瑞家的又说:“要是上上下下的人都吃,只怕还不够呢。”平儿说:“哪能够啊,也就是有名分的人能吃几个。那些底下的人,有的能吃到,有的根本吃不着。”

刘姥姥说:“这样的螃蟹,今年得值五分一斤。十斤就是五钱,五五二两五,三五一十五,再加上酒菜,这一顿下来得有二十多两银子。阿弥陀佛!这一顿饭的钱够我们庄户人家过一年了。”平儿问道:“您见过奶奶了吗?”刘姥姥说:“见过了,让我们等着呢。”说着,又往窗外看了看天色,说道:“这天都这么晚了,我们也该走了,可别出不了城,那就麻烦了。”周瑞家的道:“这话在理,我去替你看看。”说着就走了,过了好一会儿才回来,笑着说:“您老可真是有福气,跟这两位都投缘呐。”

平儿等人忙问怎么回事,周瑞家的笑着说:“二奶奶在老太太跟前呢。我本来悄悄告诉二奶奶,‘刘姥姥想回家了,怕晚了赶不出城。’二奶奶说:‘大老远的,难为她扛了这么些沉东西来,晚了就住一晚,明天再走。’这不是跟二奶奶投缘嘛。这还不算,偏偏老太太又听见了,问刘姥姥是谁。二奶奶就回明白了。老太太说:‘我正想找个上了年纪、见多识广的老人家说说话,把她请过来我见见。’这可真是没想到,跟老太太也投缘了。”说着,就催刘姥姥赶紧过去。刘姥姥说:“我这模样,怎么好去见老太太呢。好嫂子,你就说我走了吧。”平儿连忙说:“您快去吧,没事儿的。我们老太太最怜惜老人、同情穷人了,可不像那些轻狂狡诈的人。估计您是有点怯场,我和周大娘陪您一起去。”说着,就和周瑞家的带着刘姥姥往贾母那边走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笔趣阁 . www.biqugse.net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笔趣阁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