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夫左鄢父上前劝慰道:“周公那样的大圣人,也会遭遇骨肉相残的变故。大王不必过于悲伤,赶紧向诸侯告难,想必诸侯不会坐视不管。”于是,襄王亲自写了书信,派人分别送往齐、宋、陈、郑、卫等国。书信大致内容是:“我德行不足,得罪了母亲宠爱的弟弟带,如今逃亡到郑国的汜地。特此告知。”
简师父向周襄王上奏说:“如今诸侯中有心图谋霸业的,只有秦国和晋国。秦国由蹇叔、百里奚、公孙枝等贤能之士治理国政,晋国则有赵衰、狐偃、胥臣等贤才辅佐。他们必定会劝说各自的国君践行勤王的大义,其他国家就不用指望了。”于是,襄王便命简师父前往晋国通报情况,派左鄢父前往秦国传达消息。
郑文公听闻襄王暂居在汜地,笑着说:“天子如今才知道翟国比不上郑国啊。”当天就派工匠前往汜地建造房屋,自己还亲自前去探望襄王的起居,查看生活用品的准备情况,所有的供应都不敢有丝毫马虎。襄王见到郑文公,心中颇有愧疚之色。鲁国、宋国等国也纷纷派使者前来问安,并送上各种礼物。只有卫文公没有派人前来。鲁国大夫臧孙辰,字文仲,听闻此事后叹息道:“卫侯恐怕命不久矣!诸侯之所以有周天子,就如同树木有根基,江河有源头。树木没有根基必然枯萎,江河没有源头必然干涸,卫侯不死还能怎样呢?”当时是襄王十八年冬季的十月。到了第二年春天,卫文公去世,世子郑即位,就是卫成公,果然应验了臧文仲的预言。这是后话。
再说简师父奉命前往晋国通报。晋文公向狐偃询问对策,狐偃回答说:“昔日齐桓公能够会合诸侯,靠的就是尊崇周天子。况且晋国多次更换国君,百姓对此习以为常,都不明白君臣之间的大义。您何不收留天子,讨伐太叔的罪行,让百姓知道国君是不可有二心的呢?继承晋文侯辅佐周朝的功勋,光大晋武公开创晋国的伟业,就在于此。如果晋国不接纳天子,秦国必然会接纳,那么霸业就会被秦国独占了。”晋文公让太史郭偃进行占卜。郭偃说:“大吉!这是黄帝在坂泉之战时的卦象。”晋文公说:“我怎么敢当此殊荣呢!”郭偃回答说:“周王室虽然衰落,但天命尚未改变。如今的周天子,就如同古代的帝王,他战胜叔带是必然的。”晋文公又说:“再为我占筮一次。”得到《干》下《离》上的《大有》卦,第三爻发生变动,变为《兑》下《离》上的《睽》卦。郭偃解读说:“《大有》的九三爻辞说:‘公用享于天子。’战胜之后能得到天子的犒赏,没有比这更吉利的了!《干》代表天,《离》代表日。日在天上,是光明照耀的象征。《干》变为《兑》,《兑》代表泽,泽在下方,承接《离》日的照耀。这意味着天子的恩泽将照耀晋国,还有什么可怀疑的呢?”晋文公十分高兴,于是大规模检阅军队,将其分为左右两军,任命赵衰统领左军,魏犨为副将;郤溱统领右军,颠颉为副将。晋文公带领狐偃、栾枝等人,在左右两边策应。
临出发时,河东的守臣前来报告:“秦伯亲自率领大军前来勤王,已经到了黄河边上,不日就将渡河。”狐偃进言说:“秦公一心想要勤王,之所以在黄河边驻军不前,是因为东边道路不通。像草中之戎、丽土之狄,都是行军的必经之路,秦国向来没有与他们打过交道,担心他们不配合,所以心存疑虑,不敢前进。您如果向这两个夷族部落送上财物,说明借道勤王的意图,他们肯定会听从。再派人向秦国国君致谢,告知晋国军队已经出发,秦国必然会退兵。”晋文公觉得有理。一方面派狐偃的儿子狐射姑,带着金银布帛等礼物,去贿赂戎狄;另一方面派胥臣前往黄河边,辞谢秦国的军队。
胥臣拜见秦穆公,传达晋侯的命令说:“天子流亡在外,您的担忧,就是我们国君的担忧。我们国君已经动员全国军队,替您分担这份辛劳,并且已经有了周全的计划,不敢劳烦您的大军长途跋涉。”秦穆公说:“我担心晋君刚刚即位,军队尚未集结,所以赶来这里,为的是抵御天子面临的危难。既然晋君能够秉持大义,我就静候捷报了。”蹇叔和百里奚都说:“晋侯想要独占大义,以此收服诸侯,恐怕是怕主公您分了他的功业,所以派人来阻止我们的军队。不如趁势进军,一同迎接天子,这难道不好吗?”秦穆公说:“我并非不知道勤王是件好事,但东边道路不通,恐怕戎狄会从中作梗。晋国刚刚开始治理国政,没有大的功劳,如何能安定国家?不如让给晋国。”于是派公子絷跟随左鄢父前往汜地,慰问周襄王。秦穆公则率领大军班师回朝。
胥臣将秦国国君退兵的消息回报给晋文公,晋军便继续前进,屯扎在阳樊。阳樊的守臣苍葛到郊外慰劳晋军。晋文公派右军将军郤溱等人包围温地,左军将军赵衰等人前往汜地迎接周襄王。襄王在夏四月丁巳日,再次回到王城,周公和召公迎接他入朝。暂且按下不表。
温地的百姓听说周王复位,便聚集起来攻打颓叔和桃子,将他们杀死,大开城门,迎接晋军入城。太叔带急忙带着隗后登上马车,想要夺门逃往翟国。守门的军士关闭城门,不让他们出去。太叔带手持宝剑,砍倒了好几个人。这时,魏犨赶到,大声喝道:“逆贼,你要逃到哪里去?”太叔带说:“你放我出城,日后定当厚报。”魏犨说:“等问过天子肯不肯放你,我再做这个人情。”太叔带大怒,挺剑刺向魏犨,魏犨一跃跳上马车,一刀将太叔带斩杀。军士们擒获了隗氏,带过来见魏犨。魏犨说:“这个淫妇,留着她有什么用!”命令众军士乱箭齐发。可怜这位如花似玉的夷族女子,与太叔带享受了半年的欢娱时光,如今却死在万箭之下。胡曾先生有咏史诗写道:“逐兄盗嫂据南阳,半载欢娱并罹殃。淫逆倘然无速报,世间不复有纲常。”
魏犨带着太叔带和隗氏的尸体,向郤溱报告。郤溱说:“你为何不把他们关起来,押送到天子那里,让天子公开惩处他们呢?”魏犨说:“天子想要避开杀弟的恶名,才借我们晋国之手行事,不如赶紧杀了他们来得痛快。”郤溱听后,叹息不已,便将两人的尸体埋在神农涧旁边。一面安抚温地的百姓,一面派人前往阳樊报捷。
晋文公听说太叔带和隗氏都已伏法,便下令驾车,亲自前往王城,朝见周襄王,奏报捷讯。襄王设醴酒款待他,还拿出大量金银布帛相赠。晋文公再次下拜辞谢说:“臣重耳不敢接受赏赐。但求死后能用天子的葬礼规格,臣在九泉之下也会感恩不尽。”襄王说:“先王制定礼仪,是为了区分上下等级,只有这关于生死的规定不能改变,我不敢因为个人的私情而破坏大典。叔父的大功,我不会忘记!”于是,割出王畿内的温、原、阳樊、攒茅四个城邑,增加晋文公的封地。晋文公谢恩后退出。百姓们扶老携幼,挤满了街市,争相前来一睹晋侯的风采,纷纷感叹道:“齐桓公如今又回来了!”
晋文公下令两路大军都班师回朝。大军屯扎在太行山的南面,晋文公派魏犨去划定阳樊的田地归属,颠颉去划定攒茅的田地归属,栾枝去划定温地的田地归属,他自己则亲自率领赵衰去划定原城的田地归属。为什么划定原城的田地,晋文公要亲自前往呢?原来,原城是周卿士原伯贯的封邑,原伯贯兵败无功,襄王剥夺了他的封邑,将其赐予晋国。原伯贯此时还在原城,晋文公担心他不服,所以必须亲自前往。
颠颉到达攒茅,栾枝到达温地,当地的守臣都带着酒食出城迎接。再说魏犨来到阳樊,守臣苍葛对部下说:“周朝放弃岐丰之地后,剩下的地盘还有多少!如今晋国又接受了四个城邑?我们和晋国同样是周天子的臣子,怎么能屈服于他们。”于是率领百姓手持武器,登上城墙。魏犨大怒,率兵将阳樊城包围起来,大声喊道:“赶快投降,万事好商量!如果攻破城池,就将你们全部杀光!”苍葛在城墙上回应说:“我听说‘用仁德来怀柔中原地区,用刑罚来威慑四方夷族’。这里是王畿之地,王畿内的百姓,不是周天子的宗族,就是周天子的亲戚。晋国也是周朝的臣子,怎么忍心用武力来胁迫我们呢?”魏犨被他的话打动,派人快马疾驰,将此事报告给晋文公。
晋文公给苍葛写了一封信,大致内容是:“这四个城邑的土地,是天子的赏赐,我不敢违抗命令。将军如果顾念天子的姻亲关系,带领百姓回归周朝,我也完全听从将军的安排。”同时,晋文公让魏犨暂缓攻城,听任阳樊的百姓迁徙。苍葛收到书信后,命令城中百姓:“愿意回归周朝的就离开,愿意跟随晋国的就留下。”百姓中愿意离开的占了大半,苍葛便带领他们全部迁徙到轵村。魏犨划定好阳樊的疆界后,便返回了。
再说晋文公和赵衰前往原城。原伯贯欺骗部下说:“晋军包围阳樊后,把那里的百姓全部杀光了!”原城的百姓十分恐惧,共同发誓要死守城池,晋军于是将原城包围起来。赵衰说:“百姓之所以不服从晋国,是因为不信任我们。您如果向他们展示信用,不用攻城就能拿下原城。”晋文公问:“如何展示信用呢?”赵衰回答说:“请您下令,让军士们各自携带三天的口粮,如果三天之内攻不下原城,就立即解围退兵。”晋文公听从了他的建议。
到了第三天,军吏向晋文公报告:“军中只剩下今天的口粮了!”晋文公没有回应。当天半夜,有原城的百姓从城墙上缒绳而下,说:“城中已经探知阳樊的百姓并没有遭到杀戮,大家相约明天晚上打开城门投降。”晋文公说:“我原本约定攻城以三天为限,三天攻不下就解围退兵。如今三天已经到了,我明天一早就撤兵。你们百姓只管做好守城的事,不必再有其他想法。”军吏请求说:“原城百姓约定明天晚上献城,主公为何不暂且留一天,攻下这座城再回去呢?即使粮食吃光了,阳樊离这里也不远,可以派人去取。”晋文公说:“信用,是国家的珍宝,是百姓所依赖的。三天的命令,谁不知道呢?如果再留一天,就是失信了!得到原城却失去信用,百姓还怎么信赖我呢?”
天亮后,晋文公立即解除了对原城的包围。原城的百姓相互议论说:“晋侯宁愿失去城池,也不失信用,这是有道之君啊!”于是纷纷争着在城楼上竖起降旗,从城墙上缒绳而下,追赶晋文公的军队,络绎不绝。原伯贯无法阻止,只得打开城门出城投降。髯仙有诗写道:“口血犹含起战戈,谁将片语作山河?去原毕竟原来服,谲诈何如信义多?”
晋军前行了三十里,原城的百姓追了上来,原伯贯的投降书信也送到了。晋文公命令军队停下,自己乘坐一辆单车,直接进入原城,百姓们欢呼雀跃,庆祝投降。原伯贯前来拜见,晋文公以对待王朝卿士的礼节接待他,将他的家迁徙到黄河以北。晋文公挑选四个城邑的守臣,说:“昔日子余(赵衰字子余)带着一壶饭跟随我在卫国,宁可挨饿也不吃,他是讲信用的人。我因为讲信用得到原城,现在就派讲信用的人来守护它。”于是任命赵衰为原城大夫,兼管阳樊。又对郤溱说:“你不偏袒自己的宗族,首先和栾氏一起向我通消息,我不会忘记你的功劳。”于是任命郤溱为温地大夫,兼管攒茅。在每个城邑都留下两千士兵驻守,然后率军返回。后人评论说,晋文公接纳天子,彰显了大义;讨伐原城,展示了信用,这是他图谋霸业的开端。晋文公究竟何时称霸,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