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四十七回 弄玉吹箫双跨凤 赵盾背秦立灵公(1/2)

话说秦穆公陆续兼并了二十个国家,成功称霸西戎。周襄王得知后,派尹武公送去金鼓,以示祝贺。秦穆公自称年事已高,入朝不太方便,便让公孙枝前往周朝答谢。这一年,繇余因病去世,秦穆公深感痛惜,随后任命孟明视担任右庶长。公孙枝从周朝返回后,察觉到秦穆公对孟明视十分看重,于是也告老还乡,辞去官职。这些事暂且按下不表。

秦穆公有个小女儿,出生的时候,正好有人献上一块璞玉,雕琢之后,得到一块碧绿美玉。女儿满周岁时,宫中摆放了晬盘,女儿唯独拿起这块美玉,爱不释手,因此取名为弄玉。弄玉渐渐长大,容貌绝美,而且聪明过人,她擅长吹笙,不用乐师教导,就能吹出独特的曲调。秦穆公找来能工巧匠,将那块美玉剖制成笙。弄玉吹奏起来,声音如同凤鸣一般动听。秦穆公非常宠爱这个女儿,特意修筑了一座高楼给她居住,取名为凤楼。楼前有一座高台,也叫凤台。

弄玉十五岁时,秦穆公想为她挑选一位如意郎君。弄玉却立下誓言:“我一定要找到一位擅长吹笙,能与我相互唱和的人,才愿嫁给他,其他人我都不考虑。”秦穆公派人四处寻访,却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人选。

一天,弄玉在楼上卷帘闲望,只见天空晴朗,明月高悬,宛如明镜。她让侍儿点燃一炷香,然后拿起碧玉笙,临窗吹奏。那声音清脆悠扬,响彻天际。微风轻轻拂过,忽然间,似乎有人在与她应和。那声音忽远忽近,十分奇妙。弄玉心中诧异,便停下吹奏倾听,那声音也随即停止,但余音袅袅,不绝如缕。弄玉迎着微风,满心惆怅,仿佛丢失了什么重要的东西。她在窗边徘徊到半夜,直到月亮西斜,香也燃尽,才将玉笙放在床头,勉强入睡。

在睡梦中,弄玉梦见西南方天门大开,五彩霞光如白昼般照耀。一位英俊潇洒的男子,头戴羽冠,身披鹤氅,骑着彩凤从天而降,落在凤台之上。男子对弄玉说:“我是太华山的山神。上帝命我与你结为夫妻,我们会在中秋之日相见,这是前世注定的缘分。”说着,他从腰间解下赤玉箫,倚着栏杆吹奏起来。那彩凤也展开翅膀,鸣叫起舞。凤声与箫声相互应和,宫商和谐,悦耳动听。弄玉听得如痴如醉,不禁问道:“这是什么曲子?”男子回答说:“这是《华山吟》的第一曲。”弄玉又问:“我能学习这支曲子吗?”男子说:“既然我们将结为夫妻,传授给你又有何难?”说完,便径直上前,握住弄玉的手。弄玉猛然惊醒,梦中的景象却依然历历在目。

第二天,弄玉将这件事告诉了秦穆公。秦穆公便让孟明视按照梦中男子的模样,前往太华山寻访。一位山野村夫指着说:“山上的明星岩,有一个异人,从七月十五日起就来到这里,独自搭建草庐居住。他每天下山买酒自饮,到了晚上,必定吹奏一曲箫,箫声传遍四方,听到的人都忘记了睡觉,不知道他是哪里人。”孟明视登上太华山,来到明星岩下,果然看到一位头戴羽冠、身披鹤氅的人,他面容如玉,嘴唇红润,气质超凡脱俗。孟明视知道这就是要找的异人,上前作揖,询问他的姓名。那人回答说:“我姓萧,名史。足下是何人?来此有何事?”孟明视说:“我是本国的右庶长,名叫百里视。我们国君为爱女挑选夫婿,女儿擅长吹笙,一定要找到能与她相配的人。听说足下精通音乐,我们国君渴望与您一见,特命我前来迎接。”萧史说:“我只是略懂音律,并无其他长处,不敢担当此重任。”孟明视说:“您与我一同去见我们国君,自会有分晓。”于是,两人一同乘车返回。

孟明视先去拜见秦穆公,禀报了寻访的情况,然后带着萧史进宫谒见。秦穆公坐在凤台之上,萧史上前拜见说:“我是山野村夫,不懂礼法,还望国君宽恕!”秦穆公见萧史容貌潇洒,气质超凡,心中顿时有了三分欢喜。他让萧史坐在一旁,问道:“听说你擅长吹箫,那也擅长吹笙吗?”萧史回答说:“我只会吹箫,不会吹笙。”秦穆公说:“我本想为女儿寻觅一位擅长吹笙的伴侣,如今箫与笙并非同一种乐器,看来你与我女儿不相配。”说罢,示意孟明视带萧史退下。

弄玉得知后,派侍者传话给秦穆公说:“箫与笙都属于乐器一类。这位客人既然擅长吹箫,为何不让他展示一下才华呢?怎能让他空有技艺却离去呢?”秦穆公觉得有理,便命萧史吹奏一曲。萧史拿出一支赤玉箫,那箫玉色温润,赤光耀眼,一看就是稀世珍宝。他刚吹奏第一曲,清风就徐徐吹来;吹奏第二曲时,彩云从四方聚拢;吹奏到第三曲时,只见白鹤成对在空中翱翔飞舞,几只孔雀也栖息在树林边,百鸟和鸣,许久才散去。秦穆公十分高兴。此时,弄玉在帘内看到这般奇异景象,也欣喜地说:“这就是我命中注定的丈夫啊!”

秦穆公又问萧史:“你知道笙箫是如何制作的?起源于何时吗?”萧史回答说:“笙,有生发之意,是女娲氏所造,取万物生发之义,音律对应太簇。箫,有肃杀之意,是伏羲氏所造,取肃清之义,音律对应仲吕。”秦穆公说:“详细说说。”萧史接着说:“我精通的是箫,那就只说箫吧。从前伏羲氏将竹子编成箫,形状参差不齐,模仿凤凰的翅膀;声音和谐美妙,如同凤凰鸣叫。大的叫‘雅箫’,由二十三根竹管编成,长一尺四寸;小的叫‘颂箫’,由十六根竹管编成,长一尺二寸,统称箫管。没有封底的,叫做‘洞箫’。后来黄帝让伶伦在昆溪砍伐竹子,制成笛子,横着有七个孔,吹奏起来也像凤鸣,形状较为简单。后人嫌箫管过于繁杂,就只用一根竹管竖着吹奏。又把长的称为箫,短的称为管。如今的箫,已不是古代的箫了。”秦穆公问:“你吹箫为何能招来珍禽呢?”萧史又回答说:“箫的形制虽然有所简化,但声音的本质没有改变。制作箫是为了模仿凤鸣,凤凰是百鸟之王,所以其他鸟儿听到凤凰的声音,都会飞来聚集。从前舜创作箫韶之乐,凤凰应声而来。凤凰都能招来,何况其他鸟儿呢?”萧史对答如流,声音洪亮。秦穆公越发喜悦,对萧史说:“我有个女儿叫弄玉,精通音律,我不想把她嫁给一个不懂音乐的人,愿意把她许配给你。”萧史神情严肃,再次拜谢推辞说:“我只是山野之人,怎敢高攀王侯之家呢?”秦穆公说:“小女之前立下誓愿,要选择擅长吹笙的人为伴侣。如今你的箫艺,能通天地、感万物,比笙更胜一筹。况且小女还有梦中预兆,今天正好是八月十五中秋佳节,这是天赐良缘,你不能推辞。”萧史这才拜谢应允。

秦穆公让太史挑选良辰吉日,为二人举行婚礼。太史奏报,今晚中秋佳节,是大吉之日,天上月圆,人间也将团圆。秦穆公便让侍从准备热水,让萧史沐浴洁身,赐给他崭新的衣冠,然后将他送到凤楼,与弄玉成亲。婚后,夫妻二人感情和睦,自不必多说。

第二天早上,秦穆公任命萧史为中大夫。萧史虽然位列朝堂,但不参与国家政事,每天都住在凤楼中,不吃人间烟火,偶尔喝上几杯酒。弄玉跟着萧史学习吐纳导气之法,渐渐地也能辟谷绝食。萧史教弄玉吹奏箫曲《来凤》。大约过了半年,一天夜里,夫妻二人在月下吹箫,忽然有一只紫凤落在凤台左边,一条赤龙盘在凤台右边。萧史说:“我本是上界仙人,上帝因为人间史籍散乱,命我下凡整理。于是在周宣王十七年五月五日,我降生在周朝的萧氏家中,成为萧三郎。到了周宣王末年,史官失职,我便将历史本末连贯起来,补充典籍的遗漏。周朝人因为我对史学有功,就称我为萧史,至今已经一百一十多年了。上帝命我担任华山之主,与你有前世的缘分,所以通过箫声让我们结合。但我们不应久留人间,如今龙凤来迎接我们,可以离开了。”弄玉想向父亲辞行,萧史不同意,说:“既然成为神仙,就应该超脱无忧,怎能对眷属产生眷恋之情呢?”于是,萧史骑着赤龙,弄玉骑着紫凤,从凤台向着云端飞去。(如今人们称佳婿为“乘龙快婿”,就是源于这个典故。)当晚,有人在太华山听到了凤鸣之声。

第二天早上,宫中侍从将此事禀报给秦穆公。秦穆公怅然若失,许久才感叹道:“神仙之事,看来真的存在啊!倘若此时有龙凤来迎接我,我舍弃山河,就如同丢弃破鞋一般!”他派人前往太华山寻找萧史和弄玉的踪迹,却一无所获。于是,秦穆公在明星岩修建祠堂,每年按时用酒果祭祀。这座祠堂至今仍被称为萧女祠,祠中时常能听到凤鸣之声。六朝时期的鲍照写过一首《萧史曲》:“萧史爱少年,嬴女童颜。火粒愿排弃,霞雾好登攀。龙飞逸天路,凤起出秦关。身去长不返,箫声时往还。”江总也有诗写道:“弄玉秦家女,萧史仙处童。来时兔月满,去后凤楼空。密笑开还敛,浮声咽更通。相期红粉色,飞向紫烟中。”

秦穆公从此厌倦谈论战争,渐渐有了超脱尘世的想法。他将国家政事全部交给孟明视处理,每日修身养性,追求清净无为。不久,公孙枝也去世了。孟明视推荐子车氏的三个儿子奄息、仲行、针虎,说他们都有贤德,国内人称他们为“三良”。秦穆公将三人都任命为大夫,对他们恩宠有加。

又过了三年,也就是周襄王三十一年春天二月十五,秦穆公坐在凤台赏月,思念起女儿弄玉,不知道她身在何处,何时才能相见,想着想着便睡着了。在梦中,他看见萧史和弄玉骑着一只凤凰前来迎接他,一同游览广寒之宫,那里寒冷刺骨。秦穆公醒来后,就患上了寒疾,没过几天便去世了,人们都认为他是成仙而去。秦穆公在位三十九年,享年六十九岁。他最初娶晋献公的女儿为妻,生下太子罃,此时太子罃即位,就是秦康公。秦康公将秦穆公安葬在雍地,依照西戎的习俗,用活人殉葬,一共用了一百七十七人,子车氏的三个儿子也在其中。国人都为他们感到悲哀,为此创作了《黄鸟》一诗,这首诗收录在《毛诗?国风》中。后人评论秦穆公让“三良”殉葬一事,认为他死后抛弃贤才,没有为国家的长远发展做好打算。只有宋苏东坡学士题写的《秦穆公墓》一诗,见解与众不同。诗中写道:“橐泉在城东,墓在城中无百步,乃知昔未有此城,秦人以此识公墓。昔公生不诛孟明,岂有死之日,而忍用其良?乃知三子殉公意,亦如齐之二子从田横。古人感一饭,尚能杀其身。今人不复见此等,乃以所见疑古人。古人不可望,今人益可伤!”

话分两头。再说晋襄公六年,他立自己的儿子夷皋为世子,让庶弟公子乐到陈国去做官。这一年,赵衰、栾枝、先且居、胥臣先后去世,一下子失去四位卿大夫,职位都空缺了出来。第二年,晋襄公在夷地大规模检阅战车和士兵,撤销了新设立的二军,恢复三军的编制。晋襄公原本想让士谷、梁益耳担任中军将领,让箕郑父、先都担任上军将领。先且居的儿子先克进谏说:“狐偃、赵衰对晋国有大功,他们的儿子不应被忽视。况且士谷担任司空,与梁益耳都没有战功,突然让他们担任大将,恐怕人心不服。”晋襄公听从了他的建议,任命狐射姑为中军元帅,赵盾为副手;任命箕郑父为上军元帅,荀林父为副手;任命先蔑为下军元帅,先都为副手。

狐射姑登上将坛发号施令,指挥起来得心应手,旁若无人。他的部下军司马臾骈劝谏说:“我听说‘军队取胜在于团结’。如今三军将领,不是老将,就是世袭的大臣。元帅应该虚心请教,保持谦逊的态度。刚愎自用、骄傲自负,这是子玉在晋楚之战中失败的原因,不可不引以为戒。”狐射姑大怒,喝道:“我刚发布命令,你这匹夫竟敢胡言乱语,扰乱军心!”他喝令左右侍从鞭打臾骈一百下。众人心中都有不满。

再说士谷、梁益耳得知先克阻止他们晋升,心中十分怨恨。先都没能当上上军元帅,也对先克怀恨在心。当时太傅阳处父出使卫国,没有参与这次人事安排。等阳处父回国后,听说狐射姑担任元帅,便暗中向晋襄公上奏说:“狐射姑刚愎自用,喜好争强,不得民心,不是担任大将的合适人选。我曾经辅佐过子余(赵衰字子余)的军队,与他的儿子赵盾关系很好,深知赵盾贤能有才。尊重贤才、任用能人,这是国家的重要典章。国君如果挑选元帅,没有人比赵盾更合适。”晋襄公采纳了他的建议,让阳处父在董地再次举行阅兵仪式,重新任命将领。狐射姑还不知道要更换元帅,依旧高高兴兴地站在中军将领的首位。晋襄公喊着他的字说:“贾季,之前我让赵盾辅佐你,现在你去辅佐赵盾。”狐射姑不敢多言,只能唯唯诺诺地退下。晋襄公于是任命赵盾为中军元帅,让狐射姑辅佐他,上军和下军的将领则维持不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笔趣阁 . www.biqugse.net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笔趣阁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