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九十七回 死范睢计逃秦国 假张禄廷辱魏使(1/2)

大梁有个叫范睢、字叔的人,他口若悬河,满腹经纶,怀揣着安邦定国的远大志向。起初,他想在魏王手下谋个差事,无奈家境贫寒,无法打通关系。于是,他先投身到中大夫须贾门下,当了一名舍人。

早年,齐湣王无道,乐毅联合四国一同讨伐齐国,魏国也派兵协助燕国。后来田单大破燕军,恢复齐国,齐襄王法章即位。魏王害怕齐国报复,便与相国魏齐商议,派须贾前往齐国修好。须贾带着范睢一同前往。齐襄王见到须贾后,问道:“过去我先王与魏国一同出兵讨伐宋国,两国关系亲密。可等到燕人攻灭齐国时,魏国也参与其中。寡人一想起先王的仇,就咬牙切齿,痛心疾首!如今你们又用空话来哄骗寡人,魏国反复无常,叫寡人如何能信?”须贾一时语塞,不知如何作答。这时,范睢从旁边站出来,替须贾回答道:“大王这话可就不对了!当初我国国君出兵伐宋,是奉命行事。原本约定三分宋国土地,可贵国却背信弃义,独占了全部土地,还对我国肆意侵犯。这是齐国失信于我国啊!诸侯们畏惧齐国的骄横残暴、贪得无厌,这才亲近燕国。济西之战,五国同仇敌忾,又岂止我国一国?然而我国并未赶尽杀绝,没有跟随燕国攻打临淄,这是我国对齐国的仁义之举。如今大王英明神武,报仇雪耻,重振前人的基业。我国国君认为,大王定能再现齐桓公、齐威王的辉煌,掩盖齐湣王的过错,让齐国永享太平,所以才派下臣须贾前来重修旧好。大王只知道责备别人,却不知反省自身,恐怕齐湣王的覆辙,又要在今日重演了。”齐襄王听后,惊讶地起身致歉,说道:“是寡人的过错!”接着便问须贾:“这位是何人?”须贾回答:“是臣的舍人范睢。”齐王打量了范睢许久,随后将须贾送到公馆,给予丰厚的款待。齐王还派人私下劝说范睢:“寡君仰慕先生的才华,想把先生留在齐国,以客卿之礼相待,万望先生不要推辞!”范睢推辞道:“臣与使者一同前来,却不一同回去,既无诚信又无道义,还怎么做人?”齐王越发敬重他,又派人赏赐范睢黄金十斤以及牛酒。范睢坚决推辞,不肯接受。使者再三传达齐王的命令,坚持不肯离开。范睢无奈,只好收下牛酒,退还了黄金。使者叹息着离去。

很快,就有人把这件事告诉了须贾。须贾把范睢叫来,问道:“齐国使者来做什么?”范睢回答:“齐王赐给臣黄金十斤以及牛酒,臣不敢接受。使者再三强求,臣只留下了牛酒。”须贾又问:“为什么赐给你,而不是赐给使者呢?”范睢说:“臣也不知。或许是因为臣在大夫身边,所以齐王敬重大夫,才惠及臣吧。”须贾怀疑道:“赏赐不落在使者头上,却只给你,你肯定和齐国有私情。”范睢说:“齐王之前确实派使者,想留臣做客卿,臣严词拒绝了。臣向来坚守信义,怎敢有私情呢?”须贾心中的疑虑越发浓重。

出使之事结束后,须贾和范睢回到魏国。须贾便对魏齐说:“齐王想留舍人范睢做客卿,还赐给他黄金牛酒,臣怀疑他把我国的机密之事告诉了齐国,所以才有这些赏赐。”魏齐听后大怒,于是召集宾客,派人捉拿范睢,当场审讯。范睢被带到后,跪在台阶下。魏齐厉声问道:“你把机密之事告诉齐国了?”范睢说:“怎敢呢!”魏齐又问:“你若和齐国没有私情,齐王为何要留你?”范睢回答:“留我之事确实有,但我并未答应。”魏齐接着问:“那黄金牛酒的赏赐,你为何收下?”范睢说:“使者极力强求,臣担心拂逆齐王的心意,才勉强收下牛酒。那十斤黄金,臣实在没有收下。”魏齐咆哮着大喝道:“卖国贼!还敢狡辩!就算是牛酒的赏赐,又怎会无缘无故?”他叫来狱卒,将范睢捆绑起来,打了一百脊杖,让他招供通齐之事。范睢说:“臣确实没有私情,有什么可招供的?”魏齐更加恼怒,喊道:“给我打死这个奴才,别留下祸根!”狱卒们挥鞭乱打,把范睢的牙齿都打折了。范睢满脸是血,痛苦难忍,大声喊冤。宾客们见相国正在盛怒之下,没人敢上前劝阻。魏齐一边让左右用大酒杯劝酒,一边让狱卒加大力气。从辰时打到未时,范睢被打得遍体鳞伤,血肉模糊,只听“咶喇”一声,肋骨也断了。范睢失声大叫,昏死过去。

可怜范睢这样信义忠良之人,却冤死在沟渠之中!奉劝那些身居高位的人,做事一定要仔细,千万别错打了无辜之人。

潜渊居士还写诗道:

张仪何曾盗楚璧?范叔何曾卖齐国?

疑心盛气总难平,多少英雄受冤屈!

左右禀报说:“范睢断气了。”魏齐亲自下来查看,见范睢胁骨折断,牙齿脱落,浑身没有一块完好的地方,直挺挺地躺在血泊中一动不动。魏齐指着范睢骂道:“卖国贼,死得好!正好让后人引以为戒!”他命令狱卒用苇席把范睢的尸体卷起来,扔到厕所里,让宾客们在上面大小便,不让他做个干净鬼。

天色渐晚,范睢命不该绝,竟然苏醒过来。他从苇席中微微睁开眼睛偷看,发现只有一个狱卒在旁边看守。范睢轻轻叹了口气。狱卒听到声音,急忙过来查看。范睢对狱卒说:“我伤得这么重,即便暂时苏醒,也肯定活不成了。你要是能让我死在家里,以便家人殡殓,我家中有几两黄金,全都送给你。”狱卒贪图钱财,对他说:“你就装死,我进去禀报。”当时魏齐和宾客们都喝得大醉,狱卒禀报说:“厕所里的死人太臭了,应该扔出去。”宾客们都说:“范睢虽然有罪,但相国这样处置他,也已经够了。”魏齐说:“把他扔到郊外去,让野鸢吃他的肉。”说完,宾客们都散去了,魏齐也回到内宅。狱卒等到黄昏人静的时候,偷偷背着范睢回到他家。范睢的妻子儿女见到他,悲痛之情不言而喻。范睢让妻子取出黄金酬谢狱卒,又把苇席交给他,让他扔到野外,以掩人耳目。狱卒走后,妻子儿女把范睢身上的血肉擦拭干净,包扎好伤口,给他送上酒食。范睢缓缓对妻子说:“魏齐恨我至极,即便知道我死了,恐怕还有疑心。我能从厕所出来,是趁着他们喝醉了。明天他们要是找不到我的尸体,肯定会找到家里来,那我就活不成了。我有个结拜兄弟郑安平,住在西门的陋巷里。你今晚就把我送到他那里,千万不能走漏风声。等过一个多月,我的伤好了,就逃命到四方去。我走后,家里要发丧,就当我死了一样,以此打消他们的疑虑。”妻子听从他的话,先派仆人去通知郑安平。郑安平立刻赶到范睢家看望,然后和范睢的家人一起,把范睢背到自己家里。

第二天,魏齐果然怀疑范睢,担心他没死,派人去查看尸体在哪里。狱卒回报说:“扔在野外没人的地方了,现在只有苇席还在,想必是被狗和猪叼走了。”魏齐又派人暗中监视范睢的家,见他家举哀带孝,这才放下心来。

再说范睢在郑安平家,敷药调养,伤势渐渐好转。郑安平便和范睢一起,躲到具茨山中。范睢改名为张禄,山中没有人知道他就是范睢。过了半年,秦国的谒者王稽奉昭襄王的命令,出使魏国,住在公馆里。郑安平假装成驿卒,伺候王稽。他应对敏捷,王稽很喜欢他。王稽私下问他:“你们国家有尚未出仕的贤人吗?”郑安平说:“贤人哪能轻易遇到!从前有个叫范睢的人,很有智谋,却被相国用鞭子打得半死……”话还没说完,王稽叹息道:“可惜啊!这个人要是到了我们秦国,定能施展他的大才!”郑安平说:“现在我同乡有个张禄先生,他的才智不逊色于范睢,您想见见他吗?”王稽说:“既然有这样的人,为何不请来见一面?”郑安平说:“这个人在国内有仇家,不敢白天出行。要不是有这个仇家,他早就出仕魏国了,哪会等到今天。”王稽说:“夜里来也无妨,我等着他。”郑安平便让张禄也扮成驿卒的模样,深夜来到公馆拜见王稽。王稽大致询问了一下天下大势,范睢条理清晰地一一作答,就像亲眼所见一样。王稽高兴地说:“我知道先生不是平常人,能和我一起到秦国去吗?”范睢说:“我张禄在魏国和人结仇,无法安心居住,要是能跟您同行,那可真是求之不得。”王稽屈指一算,说:“估计我出使的事情办完,还得五天。先生到时候可以在三亭冈没人的地方等我,我来接您。”

过了五天,王稽向魏王辞行,群臣都到郊外为他饯行。饯行结束,众人纷纷道别。王稽驾车来到三亭冈上,忽然看见树林中有两个人快步走出,正是张禄和郑安平。王稽大喜,如同得到奇珍异宝一般,让张禄和他同坐一辆车。一路上,饮食起居,王稽都和张禄在一起,两人交谈十分投机,关系非常亲密。没几天,他们就进入了秦国境内。到了湖关,远远望见对面尘土飞扬,一群车马从西边过来。范睢问道:“来的是什么人?”王稽认出了前面的先导,说:“这是丞相穰侯,到东边的郡县巡察。”原来,穰侯名叫魏冉,是宣太后的弟弟。宣太后芈氏是楚国人,是昭襄王的母亲。昭襄王即位时,年纪尚小,未到成年,宣太后临朝听政,任用弟弟魏冉为丞相,封穰侯。她的另一个弟弟芈戎,也被封为华阳君,两人把持着国家大权。后来昭襄王长大,心里畏惧太后,便封自己的弟弟公子悝为泾阳君,公子市为高陵君,想以此分散芈氏家族的权力。国中人称他们为“四贵”,但地位都比不上丞相尊贵。丞相每年都会代替秦王巡视各个郡县,考察官吏,查看城池,检阅车马,安抚百姓,这是老规矩。今天穰侯东巡,前面的仪仗十分威风,王稽怎能不认得。范睢说:“我听说穰侯独揽秦国大权,嫉妒贤能,讨厌接纳诸侯的宾客。我怕被他羞辱,还是躲在车厢里避一避吧。”

不一会儿,穰侯到了,王稽下车迎接拜见。穰侯也下车相见,慰劳他说:“谒君为国事辛苦了!”两人便站在车前,相互寒暄。穰侯问:“关东最近有什么事?”王稽恭敬地回答:“没什么事。”穰侯看着车厢说:“谒君该不会带了诸侯的宾客一起来吧?这些人靠耍嘴皮子游说各国,谋取富贵,一点实际用处都没有!”王稽又回答:“不敢。”穰侯告别离开后,范睢从车厢里出来,就要下车快步离开。王稽说:“丞相已经走了,先生可以一起坐车了。”范睢说:“我暗中观察穰侯的相貌,他眼白多,目光不正,生性多疑,反应迟缓。刚才他看着车厢,就已经起疑了。只是一时没来得及搜查,过不了多久他肯定会后悔,后悔了必然会回来,我们还是避开为好。”于是,他招呼郑安平一起跑开。王稽的车仗跟在后面,大约走了十里路,背后传来急促的马铃声,果然有二十名骑兵从东边飞奔而来,追上王稽的车仗,说:“我们奉丞相之命,担心大夫带了游客,所以派我们再来查看,大夫不要见怪。”接着便仔细搜查车厢,没发现有外国人,这才转身离开。王稽感叹道:“张先生真是智谋之士,我比不上他!”于是,他命人催促车辆前进,又走了五六里路,遇到了张禄和郑安平,便邀请他们上车,一同前往咸阳。有诗人写诗赞叹范睢离开魏国的事:

料事前知妙若神,一时智术少俦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笔趣阁 . www.biqugse.net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笔趣阁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