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舅二舅的铺子开起来,家里的包子生意更缺人了。
大舅妈也是家里铺子里两头跑,忙不过来。
光靠几位老人,累不累的先不说,时间是卡的死死的。
想干点别的什么都腾不出时间来。
家里一致决定,包子生意不做了。
二舅妈三舅妈在制衣厂买回来一些花花绿绿的碎布头,改做头花、绢花。
这活夏奶奶更喜欢,她还添上了一些刺绣的手艺,她做出来的花比别人的都漂亮。
云爷爷现在也不去舅公那边了,加入了作花行列,帮忙弄铁丝什么的。
至于销路,有三舅舅在,大舅二舅的小铺子自己也可以售卖,三位舅妈还会时不时的出去摆地摊。
每个人都在积极的生活、努力的挣钱。
办厂缺的大笔款项,夏明辉帮云朵解决了。
改革开放之后,银行也开始变革,有了贷款指标。
夏明辉就是找的某行副行长,用他们的小家办理了贷款。
按照这会儿的估价,云朵他们的院子顶多就能贷出10万左右。
但是他们是率先吃螃蟹的人,基于对他们的鼓励,银行给出了十五万的贷款。
这已经是给云朵减轻了不少的压力。
她空间倒是还有不少好东西,但是现在不能拿出来。
而且就算拿出来也卖不出高价。
这边工地正式开始动工。
动工的前一天晚上,开合道长来工地设坛,完成了某个仪式。
云朵他们送他回去的时候又捐了一些粮食。
得到道长的真心感谢,比收到香油钱的时候更高兴。
苗静掌管建设资金,天天蹲在工地里,只有晚上才回来休息。
程大叔带来的人明显是不够的。
还得现招一些人。
几人一合计,夏明辉又找来了二十多个退伍兵。
如果他们干的好,以后也可以进厂工作。
而且,工地上有退伍兵在,少了许多麻烦,起码小偷小摸的那些人是占不到便宜的。
其他的小工,有程大叔他们招来的,也有王老推荐来的,一个建筑班子就这个搭建了起来。
这边工地开始忙碌。
云朵跟夏明辉也是同样忙碌。
两人一边上学,一边想法子挣钱。
夏明辉那边,运输队拿来了一些分红,夏明辉拿着这些钱跑了一趟密林,找坤首领。
回来的时候,他给了云朵五万多。
而云朵这边,药厂的钱暂时不能动,蜜饯作坊的分红也都是小钱。
云朵干起来老本行,倒卖药材跟水果蔬菜肉类。
粮食她没有动,因为今年,还是干旱。
粮食,她要捐出去。
很快,她有了一个挣大钱的机会。
“中医药交流会?”
云朵看着手里的请帖问送请帖的白寒:
“都是些什么人参加?”
“一些在这个领域内颇有名望的人,医药界都有。”
“那我一个学生,我去不合适吧?”
“你的名额,是我爷爷跟齐院长联合推荐的,我们都觉得你有资格参加这次交流会。”
笑话,她的青云药厂都要把第三药厂挤垮了好吗?
业界内的知情人谁不笑话第三药厂,堂堂国企干不过一个乡下的私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