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夫人问道:“大黑几个还是在码头抗货吗?”
墨池点点头,“整个宅子里也就只有黑大哥他们四个算是壮丁,李叔和王叔身子也不太好,黑大哥不想让他们去码头的。
但他们执意要去,说哪怕挣一个铜钱也算自力更生了。”
刘夫人再叹一口气,道:“咱们县令大人也算仁厚了,码头离城里远,他也就睁只眼闭只眼的没赶过大黑他们。
只是年景不好,只怕码头的货船也越来越少了。
罢了,你让人后日就来吧。只要我同意了,续儿和少锦也不会有意见的。
续儿的工坊能安排三四个人,其他的地方我再打听吧!”
墨池便道:“婶婶,我知道‘温书院’也在寻厨娘,只是工钱给的有些低一时没找到合适的人选。
宅子里有位张大娘,在山东时就是给大户人家做厨娘的,听说做的一手好菜。
只是我母亲与阮大娘有些误会,我一个姑娘家去说也不合适。所以才想来麻烦婶婶的。”
刘夫人道:“都是做善事积德的事情,别老谢来谢去的,温书院的阮大娘我知道的。
当年曹夫子也做过一段时间续儿的夫子。我去找阮大娘说,她会卖我这个面子的。”
墨池自然又躬身道谢。
二人聊了一会儿,看看时辰也不早了,想想家里的客人也不知道走了没有,便告辞往家去了。
墨池到家时安亦池和幕比歌刚刚离开。
元府内,正在给荷包绣上杏花的元瑶停下手里的绣活儿,看着面前的丫鬟红玉道:“你说他们去了‘本草医诊’,待了一个多时辰才离开?”
红玉俯身行礼,“是的,二小姐,奴婢一直候在‘本草医诊’的门口,等他们离开后奴婢又去了一趟‘嘘巷里’。
向店里的小二打听了那二位公子的情况。”
元瑶道:“哦,你到挺机灵的,不过那店小二会跟你说客人的事情吗?”
得到夸奖的红玉忙献宝似的说道:“可巧奴婢村子里有一个同乡也在‘嘘巷里’干活儿。
服侍那二位公子的小二得了不少打赏银子,私下里跟他们炫耀说‘长安的公子就是大方’。
奴婢便请同乡帮着打听了一下,说那位青衣公子叫白衣公子‘敬渊’。”
元瑶道:“他叫敬渊啊,难道大老远从长安来是为了诊病?”
红玉道:“应该不是,那二位公子刚进去,医诊就挂出了停诊的牌子,而且看那二位公子的神色也不像得病之人。
不过那二位公子进去没过多久,墨小姐就出来了。”
元瑶道:“墨池去了哪里?”
红玉道:“这个奴婢就不知道了。”
元瑶冷笑道:“看起来他们是墨家的熟人啊!好啊,这个小厨娘倒是与我杠上了。”
便吩咐身后的另一个随身丫鬟,“绿石,把我那跟金丝嵌珠的簪子拿来赏给红玉。以后你们都机灵点儿,本小姐近日心情不好。
只怕——该让某个人好好明白明白自己的身份了!”
绿石正是那日墨池赠药的丫鬟。听了自家小姐的话低头称是,心内却不由为好心的墨家小姐暗暗担心。chap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