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会儿柳顺娘已做好了晚膳,黑大个也不推辞,与小鼻仙一起吃了多日来第一顿饱饭。
只是他婉拒了墨若璧留宿的建议,只留下小鼻仙,便踏着夜色孤身一人回吴宅去了。
小鼻仙与墨溪一屋,从此成了墨溪同甘共苦的好兄弟,后来与墨溪一起披荆斩棘,为新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
当然这是后话。
转眼到了后日,黑大个带了五个妇人来,其中包括那个要安排去温书院的妇人。
这个妇人叫洛十二,河北人,半年前独身逃难到的吴宅。她三十岁左右,因为长期饥饿面有菜色。
但一双眼却很明亮,一看就是个干净利落又十分聪明的人。
黑大个面向粗犷内心细腻,因为洛十二是独身逃难来的宅子,他观察了很久,确定她是个心思灵敏心地善良的人,所以才敢推荐给墨池。
因为要出来做工,几个妇人都收拾的整洁大方,衣裳虽然破旧,也都整整齐齐的打上了小补丁。
墨池带着几人直接去了紫府大街的刘府,路上的行人见多了宜阳周围的村民进城找活儿干,因此也无人多想。
刘夫人做事麻利,见了洛十二后便径直带去了温书院,阮大娘也听说过吴宅的流民十分安分,加上刘夫人作保。
最重要的是洛十二一个月的工钱才300文,便很高兴的答应了。
如此又过了十几日。
这十几日里,曹雨梅十分安静,几乎没有在书院里出现过。
墨池让小鼻仙每日下学时悄悄的盯着何小郎,何小郎那边也没有动静。
这在墨池意料之中。但也有她意料之外的事情。那就是长安来的贵公子安亦池。
这十几日里,安亦池又来过墨池家几次,几次都在傍晚时分,避开了墨若璧看诊的时间。其中一次他带来了一个很大的包裹,似乎十分重。
安亦池坐着马车到了医诊本口,下车时他身后扛着包裹的小厮走路都有些歪歪扭扭。
墨池不知道那包裹里是什么,只知道他与父亲在书房里交谈了很久,然后父亲热情的留他食了晚膳。
再后来墨溪便迷上了安亦池,每日晚膳后必定去他暂住的驿站寻他。据说那驿站后面有个小院子,安亦池每日都会带着墨溪在院子后面练练功。
墨溪喜欢习武,但柳顺娘不准,她希望儿子学文考科举。
不过柳顺娘对墨溪每日找安亦池学功夫的事情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大约这两年看墨溪实在不是学文的料儿,让儿子靠科举的心思也有些松动了。
墨池也很忙,元四公子的身子近日康健了不少,只是她的厨艺的确如母亲所说,只重意不重味儿。
近两次做出的药膳她自己都不太满意,因此便向母亲学艺,平日里药房厨房诊室忙的不亦乐乎。
已进盛夏,天气越发的燥热,今年宜阳的夏日格外闷热。朝廷里关于皇上的荒诞传闻也越来越多。
近日战场上河北的反军似乎占了上风,边境上鞑子又蠢蠢欲动。
连宜阳这个一向偏安一偶的小地方,老百姓们也因为种种迹象感觉到了不安。
于是紫阳山上的‘修业寺’近日的香火更加旺盛,人们烧香拜佛,祈求朝廷能够早日平定内乱,让老百姓早日过上安定富足的日子。
最近宜阳老百姓心中有些惶恐,元县令的日子也不好过。chap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