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文公得知后大怒,想要下令让军士们四处搜捕民船。先轸劝阻道:“南河的百姓,听说我们打败了楚国,谁不害怕?要是派人去搜捕,他们肯定会逃跑藏匿。不如发布命令,用丰厚的奖赏招募船只。”晋文公觉得有理,说道:“好主意。”刚在军门外张贴悬赏告示,百姓们就纷纷划船前来应募,转眼间,船只就像蚂蚁一样聚集起来,大军顺利渡过了黄河。
晋文公对赵衰说:“曹国和卫国带给我们的耻辱已经洗刷,只是郑国的仇还没报,这可如何是好?”赵衰回答:“您班师回朝会经过郑国,不愁郑国不来求和。”晋文公听从了他的建议。
行军没几天,远远望见一队车马簇拥着一位贵人从东边而来。前队的栾枝迎上去询问:“来的是什么人?”对方回答:“我是周天子的卿士王子虎。听说晋侯打败楚国,使中原稍稍安定,所以天子亲自驾车前来犒劳三军,先派我来通报一声。”栾枝随即带着王子虎去见晋文公。
晋文公询问群臣:“现在天子前来犒劳我,在这路途之中,该如何行礼呢?”赵衰提议:“离衡雍不远的地方,有个叫践土的地方,那里地势宽阔平坦,可以连夜在那里建造王宫。然后主公您带领列国诸侯迎接天子圣驾,举行朝见之礼,这样才不失君臣大义。”晋文公于是和王子虎约定好日期,定在五月初一,在践土等候周王驾临。王子虎告辞而去。大军朝着衡雍进发。
途中,又遇到一队车马,有一位使臣前来迎接,原来是郑国大夫子人九。他奉郑伯之命,因为害怕晋军前来问罪,特地前来求和。晋文公生气地说:“郑国是听说楚国战败才害怕的,并非出自真心。等我朝见天子之后,定会亲自率领军队,打到郑国城下。”赵衰进谏道:“自从我们出兵以来,赶走了卫君,抓住了曹伯,打败了楚军,军威已经大大震慑四方。要是再对郑国穷追猛打,士兵们也会疲惫不堪。您暂且答应郑国求和。如果郑国真心归附,就赦免他们;要是他们反复无常,等休息几个月,再讨伐也不迟。”晋文公这才答应与郑国讲和。大军在衡雍扎下营寨。
一方面,晋文公派狐毛、狐偃率领本部兵马,前往践土建造王宫;另一方面,派栾枝进入郑城,与郑伯结盟。郑伯亲自来到衡雍,送上礼物,向晋文公谢罪。晋文公与他歃血为盟,重新订立友好条约。交谈中,郑伯夸赞子玉英勇。晋文公问:“子玉现在如何了?”郑伯回答:“他已经在连谷自杀了。”晋文公听后,叹息了许久。郑伯告辞后,晋文公私下对众臣说:“我今天高兴的不是得到郑国,而是楚国失去了子玉。子玉一死,其他人就不足为惧了,各位爱卿可以高枕无忧了!”髯翁有诗写道:“得臣虽是莽男儿,胜负将来未可知;尽说楚兵今再败,可怜连谷有舆尸!”
再说狐毛、狐偃按照明堂的规制,在践土建造王宫。那明堂是什么样的呢?有《明堂赋》为证:“赫赫明堂,居国之阳。嵬峨特立,镇压殊方。所以施一人之政令,朝万国之侯王。面室有三,总数惟九。间太庙于正位,处太室于中溜;启闭乎三十六户,罗列乎七十二牖。左个右个,为季孟之交分;上圆下方,法天地之奇偶。及夫诸位散设,三公最崇。当中阶而列位,与群臣而不同。诸侯东阶之东,西面而北上;诸伯西阶之西,东面而相向;诸子应门之东而鹄立,诸男应门之西而鹤望。戎夷金木之户外,蛮狄水火而位配。九采外屏之右以成列,四塞外屏之左而遥对。朱干玉戚,森耸以相参;龙旗豹韬,抑扬而相错。肃肃沉沉,峦崇壑深。烟收而卿士齐列,日出而天颜始临。戴冕旒以当轩,见八纮之稽颡;负斧扆而南面,知万国之归心。”
在王宫的左右两侧,又另外建造了几处馆舍,工匠们日夜赶工,一个多月后终于完工。晋文公传下檄文,通知诸侯:“都要在五月初一,到践土会合。”当时,宋成公王臣、齐昭公潘,都是晋国的旧交好友,率先赶来赴会;郑文公捷,作为新归附的国家,也按时到达。其他像鲁僖公申,以前与楚国交好;陈穆公款、蔡庄公甲午,曾与楚国联合出兵(这些国家都是楚国的盟友),此时因为害怕获罪,也都前来参加会盟。邾国、莒国这样的小国,自然也不敢不来。只有许僖公业,侍奉楚国最久,不愿归附晋国。秦穆公任好,虽然与晋国联合,但从未与中原各国会盟,犹豫着没有前来。卫成公郑,当时正在襄牛;曹共公襄,被囚禁在五鹿;晋侯虽曾答应恢复他们的君位,但还没有正式赦免,所以他们也没有与会。
单说卫成公听闻晋国将要会合诸侯,心急如焚,赶忙对宁俞说:“这次诸侯会盟,竟然没有通知卫国,看来晋国对我们的怒气还没消啊。我不能再留在国内了!”宁俞沉思片刻,冷静地回答道:“国君您要是就这么出逃,又有谁会接纳您呢?依我看,不如把君位让给叔武,让元咺辅佐他,前往践土请求参与盟会。您就对外宣称是为了避让才离开的。倘若上天庇佑卫国,叔武能参加盟会,他拥有国家,其实就跟您拥有一样。况且叔武向来孝顺友爱,怎么会忍心取代您的君位呢?他肯定会想方设法让您复位的。”卫成公心里虽然极不情愿,但事到如今,也实在没有别的办法,只好按照宁俞的建议,派孙炎带着自己的命令,前往楚丘,准备将国家交给叔武。
安排好这件事后,卫成公又问宁俞:“我现在打算出逃,去哪个国家比较合适呢?”宁俞一时有些犹豫,没有立刻回答。卫成公接着说:“去楚国怎么样?”宁俞皱了皱眉,说道:“楚国虽然与我们有姻亲关系,可实际上却是晋国的仇敌,况且之前我们已经与楚国绝交了,不能再去。依我看,不如去陈国。陈国正打算侍奉晋国,我们还能借助陈国与晋国沟通。”卫成公却不以为然,说道:“话不能这么说,与楚国绝交又不是我的本意,楚国肯定能体谅我。晋国和楚国将来的局势还很难说。让叔武侍奉晋国,而我投靠楚国,我们两边观望,这样不是挺好的吗?”于是,卫成公毅然前往楚国。可楚国边境的人对他穷追猛打,还破口大骂。卫成公无奈,只好改变主意,前往陈国。到了这时,他才真正佩服宁俞的先见之明。
孙炎来到楚丘,见到叔武,传达了卫侯的命令。叔武听后,一脸诚恳地说:“我守护国家,只是代行职责,怎么敢接受君位呢?”他当即决定,与元咺一同前往践土赴会。同时,让孙炎回去回复卫侯,表明自己见到晋侯时,一定会为兄长求情,请求让兄长复位。元咺心里犯起了嘀咕,他心想:“国君生性多疑,我要是不派自己的子弟跟随孙炎去,怎么能让国君相信我呢?”于是,他让儿子元角陪同孙炎一起回去,名义上是问候国君,实际上是把儿子当作人质,以此表明自己的忠心。
公子歂犬心怀不轨,私下找到元咺,挑拨道:“国君恐怕很难再复位了。您为什么不把让国的事情向国人说明,拥立夷叔(叔武)为国君,然后辅佐他呢?这样晋国人肯定会高兴。您凭借晋国的支持来治理卫国,不就等于您和叔武共同掌管卫国了吗?”元咺一脸严肃,义正言辞地说:“叔武都不敢无视兄长,我又怎么敢无视国君呢?我这次去,就是要请求让我们国君复位的。”歂犬被说得哑口无言,灰溜溜地走了。但他心里很害怕,担心卫侯一旦复国,元咺会泄露他说的话,自己难免会获罪。于是,他偷偷跑到陈国,向卫侯密报,颠倒黑白地说:“元咺已经拥立叔武为国君了,还打算与晋国结盟,以此巩固叔武的君位。”
卫成公听了这话,半信半疑,便去问孙炎。孙炎老实回答:“我并不知情。元角就在您这儿,他父亲要是有什么阴谋,他肯定会知道,您为什么不问问他呢?”卫成公又去问元角,元角坚决表示没有这回事。宁俞也在一旁解释:“元咺要是对国君不忠,怎么会派儿子来侍奉您呢?国君您可别怀疑他。”公子歂犬见此,又私下找到卫侯,继续进谗言:“元咺谋划着不让您回国,可不是一天两天了。他派儿子来,不是对您忠心,而是想窥探您的动静,好有所防备。如果他真的是去晋国为您求情,请求复位,那他肯定会推辞参加盟会,不敢前往。要是他公然参加盟会,那就说明他有问题,您可一定要明察啊。”卫成公听后,竟然真的暗中派人前往践土,监视叔武和元咺的一举一动。胡曾先生为此写诗感叹道:“弟友臣忠无间然,何堪歂犬肆谗言?从来富贵生猜忌,忠孝常含万古冤。”
再说周襄王在夏五月丁未日,亲临践土。晋文公率领诸侯,提前在三十里外恭迎圣驾,随后请襄王入驻王宫。襄王登上御殿,诸侯们纷纷上前,行叩拜大礼。请安问好的礼仪结束后,晋文公将在战争中俘获的楚国战俘献给襄王,其中披甲的战马有一百匹,步兵一千人,还有器械衣甲装满了十余车。襄王见此,十分高兴,亲自慰劳晋文公:“自从伯舅齐侯去世后,荆楚再度强盛,侵扰中原。幸亏叔父您仗义出兵讨伐,尊崇王室。自文王、武王以来的列祖列宗,都仰赖叔父您的功劳,朕更是感激不尽啊!”晋文公连忙再次叩拜,谦逊地说:“臣重耳有幸歼灭楚国贼寇,全仰仗天子的威灵,我又有什么功劳呢?”
第二天,襄王设下丰盛的酒宴,款待晋文公。同时,派上卿尹武公和内史叔兴,宣布策命晋文公为一方诸侯之长。还赐予晋文公乘坐大辂时所穿的服饰,以及与之相配的鷘冕;赐予他乘坐戎辂时所穿的服饰,以及韦弁;另外,还赐给他红色的弓一张、红色的箭一百支,黑色的弓十张、黑色的箭一千支,美酒一卣,以及三百名勇猛的虎贲之士。襄王郑重宣命:“让你晋侯有权专行征伐之事,以纠正违背王命的行为。”晋文公再三推辞,以示谦逊,最后才敢接受。随后,他便以天子之命,向诸侯宣告此事。襄王又命令王子虎,册封晋文公为盟主,负责召集诸侯,处理盟会相关事宜。
晋文公在王宫旁边,设置了盟坛。诸侯们先到王宫行朝觐之礼,然后再前往盟会场所。王子虎负责监督整个过程。晋文公率先登上盟坛,手持牛耳。诸侯们按照顺序依次登坛。元咺早已带着叔武拜见了晋文公。这一天,叔武暂代卫君之位,名字也列在了盟书的末尾。王子虎高声宣读誓词:“凡是参与此次同盟的,都要辅助王室,不得相互侵害。若有违背盟约的,神灵必将严惩,灾祸殃及子孙,使其性命不保,祭祀断绝!”诸侯们齐声响应:“天子命令我们和睦相处,我们怎敢不恭敬奉行!”随后,大家纷纷歃血为盟,以示诚信。潜渊读史诗赞道:“晋国君臣建大猷,取威定伯服诸侯。扬旌城濮观俘馘,连袂王宫觐冕旒。更羡今朝盟践土,谩夸当日会葵邱。桓公末路留遗恨,重耳能将此志酬。”
盟会结束后,晋文公打算带着叔武去拜见襄王,拥立叔武为卫国国君,取代卫成公。叔武泪流满面,坚决推辞道:“当年宁母之会,郑子华以儿子的身份背叛父亲,齐桓公拒绝了他。如今您正继承齐桓公的大业,难道要让我以弟弟的身份取代兄长吗?君侯您要是对我施恩,怜悯我,就请恢复我兄长卫郑的君位吧。我兄长卫郑侍奉您,一定会竭尽全力!”元咺也跟着叩头,苦苦哀求。晋文公这才点头同意。至于卫侯什么时候能够复国,且看下回分解。